不利耕作区种电成效不佳,经济部能源署日前提出「能源土地白皮书1.0版」,想规划「国家示范专区」,整合不利耕作农地招租,并希望大规模光电开发案提出与地方多元互惠方案。宝晶能源董事长,太阳光电产业永续发展协会理事长蔡佳晋呼吁,政府应大胆开放不利耕作区,面对北部用电多,绿能却多在南部的不公平,也该仿效国外成立绿能基金,除业者提拨外,政府统筹分配税款要放进去,把基金回馈给建置绿电地方。
对于不利耕种区,蔡佳晋表示,现有除北门、七股是海埔新生地,土地较大可以建置100MW以上容量外。其他农地都小,得要集结到够大,才能做升压站、道路馈线。但大的地主农地都契作,小土地自己做,并不容易,土地开发商也会常遇到纠纷,如没有集中到一定的量,真的很难做。
他以宝晶地面型电站6年经验,指出不利耕作区,大概就是15%上下面积可做光电。所以呼吁政府,应大胆开放不利耕作区,因为开放后,土地最多就是15%到 20%能做。毕竟地方其实也欢迎营农型光电,因为除有地租外,农路可被整平,还可解决农村老化问题,蔡相信最后光电设施,会与农村达成共存,不相干扰。
对于中央机关希望建置地方回馈机制,藉由地方共荣吸引支持再生能源建设。蔡佳晋赞同提高太阳能在地方的回馈金,以目前电协金(电力开发协助金)来说,只有千分之6(0.006%)并不高,提高没问题。
但他建议,中央相对也要拿点钱出来,也就是业者出一点,政府也出一点,毕竟大家都想要绿电。另外,绿电都南部做,北部在爽,这也不对。应仿效德国提拨绿能基金,除业者提拨外,政府的统筹分配款要思考能够进来,回馈用在绿电地方。
蔡佳晋语重心长说,光电发展要成功,需要三农,也就是农业、农村、农民兼顾,做出农村典范来。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