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SWIFT)国际结算系统的资料,7月人民币在支付货币排名中继续稳居第四位,在全球交易中市占率从6月的4.61%上升至4.74%的新高点,也已是连续9个月保持4%以上的占比。同时人民币还以6%市占率作为全球贸易融资市场的第二把交椅,高于欧元的5.8%,仅次于美元的83.2%。
从2023年11月,人民币超过日元,成为美元、欧元和英镑之后的全球第四大最活跃支付货币。SWIFT的资料显示,今年7月美元占全球支付的47.8%,其次是欧元22.5%与英镑7%)。
由于SWIFT支付数据是衡量国际货币相对地位的重要指标,其他指标还包括在外匯市场、商品交易和政府外匯储备中的使用频率。资料显示,与6月份相比,以人民币结算的支付金额增长13.4%,超过了所有货币10.3%的增幅。
渣打银行大中华及北亚区首席经济师丁爽表示,儘管面临贬值压力,但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今年仍在推进,海外使用在增加。渣打银行的一项人民币全球化指数也追踪了人民币的国际使用情况,该指数在2023年增长33%之后,今年继续增长,与SWIFT支付数据趋势保持一致。
丁爽认为,在地缘政治紧张局势不断加剧的情况下,「全球南方」国家希望避免过度依赖美元,人民币在扩大全球角色方面处于有利地位。但也同时提醒,在人民币国际化达到一定程度后,想进一步突破也存在一些困难。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