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山高山茶茶农以手採茶「一心二叶」为主流,但採茶人力荒,农业部茶及饮料作物改良场(茶改场)近年来推广机械採茶,培训机採茶好手,近日举办2024年全国机採茶菁技术竞赛,嘉义县有3组选手参赛,结果罗旭智、苏伟铭及黄鸿仁团队获得季军奖。
国内农村正受气候变迁、高龄化、人力短缺的多重衝击,茶改场近年来推广机械採茶替代人工採茶,以缓解茶产区人力荒问题,8月27日在新竹县关西茶区举办「全国机採茶菁技术」竞赛,以促进机採茶人员的技术切磋,学习简单机械维护与故障排除的技术,进而机採茶技术推广到各茶区,广为茶农使用
全国主要茶产区新北、苗栗、南投、嘉义、新竹、花莲、台东、北市等茶产区都派员参加,共有19组57人参赛。
评分项目包括茶菁品质40%、茶树採剪高度及平整度40%、茶菁重量20%,由茶改场3位专家评审,录取1组冠军、2组亚军、3组季军及特别奖2组。
嘉县府农业处农林作物科长李秋莹说,阿里山茶农手採「一心二叶」,机採茶可能茶菁多少会有破损,因而茶农还是多坚持传统手工採摘茶菁为主,短期内难以机採茶取代,只是气候变迁导致高低海拔茶区产期愈趋一致,常常就会抢工、无工可用,茶农才开始尝试学机採茶。
苏伟铭说,机採用3、4个人操作等于20、30个採茶工的採茶量,且可以集中在上午10时至下午2时採茶最好时段作业,是有取代人工採茶的优势,缺点是机採茶菁会有较碎茶,但目前阿里山高山茶还是传统手工採茶,只有春茶人力荒更严重时才有少数茶园用机採茶。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