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韩病态的升学主义,在许多韩剧都可看到。可是想要挤进顶尖大学,或许不是靠努力读书就可以如愿。最新研究报告指出,南韩顶尖大学录取率的差距竟然主要取决于父母的经济能力,而不是学生的潜力。

据《韩民族日报》报导,南韩央行近日发表了《入学考试竞争过热引发的社会问题与相关对策》的报告,透过交叉比对父母收入水平、居住地与学生潜力等变数,分析排名顶尖大学录取结果。这项研究以2005年初中一年级学生为对象,追踪调查至他们在2012年就读大学情况。排名顶尖大学包括首尔8所大学以及全国医学院、牙医大学、韩医大学和兽医大学。

报告指出,「比起学生本身的潜力,根据收入水准和居住地区,补习费等教育机会出现了不平等现象,导致排名靠前的大学入学学生大多来自首尔」。

从实证分析结果来看,父母收入水准最高的五分之一人口(前20%),其顶尖大学升学率是收入次高水准(前20%到40%)的 1.5 倍,更是收入最低水准(后20%)的5.4倍。

即使学生具有相同的学业能力,根据父母收入的不同,升学率也有显着差异。将收入最高与最低的家庭相比,即使学生的学业潜力同样处于最高水准,但收入前段班的大学升学率为20.4%,是收入后段班(10.7%)的2倍左右。

首尔与非首尔出身学生之间的升学率差距也十分明显。根据2018年进入首尔大学的学生出身地区分布,首尔出身的学生占全国高中毕业生的16%,但占首尔大学入学生的32%,而首尔最富裕的「江南三区」」(江南、瑞草、松坡)出身的高中生虽仅占全国毕业生的4%,该年占首尔大学入学生的比率却高达12%。

调查分析显示,高收入阶层的学生因为父母的经济能力加持,且居住在补习班的密集区,因此在大学入学考试取得更好的成绩。南韩央行在报告中直指,从顶大入学的差距来看,约25%是学生学业潜力水准的不同,而其余75%则是取决于母的经济实力效应。

南韩央行建议大学入学改採「按地区比例选拔制」,因为大学若能按照各地区学龄人口比例进行选拔,将可缩小收入与地区差距,提高接近学生本身实力的升学率。

报告总结指出,儘管引入地区比例制度后,可能会对首尔的弱势族群带来不利影响,并使首尔以外的高收入家庭受益,但考量到减少社会经济背景对入学考试影响的优点,可能比这些缺点更重要。

#南韩 #经济能力 #首尔 #大学 #顶尖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