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眾党主席柯文哲于台北市长任内期间卷入京华城弊案,台北地检署30日一早兵分7路分别前往柯位于台北市金山南路二段住处、台玻大楼的民眾党党部内的柯文哲办公室、前北市副市长彭振声住处等地搜索,传唤柯文哲、彭振声2名被告、及包括柯妻陈佩琪、彭妻谢夏乔2名证人。昨晚请回陈及谢,31日清晨向法院声押禁见彭,而柯则被当庭逮补,因认程序有问题声请提审。台北地院31日召开提审庭,据悉,柯文哲抱怨检廉全在问木可公司政治献金法部分,「检察官的策略就是车轮战」。
检廉30日一早即赴柯文哲位于北市金山南路二段10巷内的「大安尚御」华厦住处执行搜索,并当场交付传票给柯文哲。据了解,柯文哲移送北检复讯后,31日有提出拒绝夜间侦讯,检察官当庭逮捕,后续柯向法院声请提审。据悉,昨日侦讯重点,全围绕在木可公司政治献金部分。
据了解,提审庭开庭约35分钟,柯文哲炮火全开。他在提审庭上呛检察官,表示搜索在野党主席是司法制度首例,这个案子从早上7点开始搜索,讯问到半夜两点,他认为违反人权,反呛「检察官的策略就是车轮战」,检廉拿不相关的题目来问,被拒绝以后才拿相关题目(京华城)来问,讯问要考虑每个人的状态,他对这样的制度非常不满。
律师主张,检察官从木可、政治献金一路问到京华城,分别就是要用车轮战的方式「疲劳讯问」柯文哲,法律程序对柯文哲并不公平。而且,检察官认为柯文哲涉及京华城案,但这并不是逮捕通知书上的罪名,逮捕违反《刑事诉讼法》。律师表示,柯文哲身为民眾党主席、前台北市长,程序必须更严谨。
至于检察官认为,任由被告离去可能会串证,这只是臆测,没有任何事实或证据可以佐证。检察官讯问后的逮捕程序不合法。
检方则反驳说,在讯问柯文哲前已经告知涉及贪污罪,至于柯文哲是否掌握木可公司,检方没有侦讯前很难厘清,难保木可不是贪污事项的一环,柯文哲径自把木可公司和京华城案截然分开的说法,不能採信。
检方表示,有向柯文哲建议可以休息3小时再讯问,但柯文哲拒绝,检方审酌柯文哲涉及贪污之图利罪,犯嫌重大有逃亡灭证之虞,倘若被告未完成讯问程序,即任其自由离去,将使案情晦暗不明之风险骤升而有妨害侦查目的,检察官才依照《刑事诉讼法》规定予以逮捕,并告知相关权利。
检方也认为,犯嫌重大、勾串和逃亡,都不是以柯文哲的供述为唯一证据,检察官才刚开始问木可,就被拒绝侦讯,并不是没问京华城案。
检方认为,犯嫌有没有重大,不是只评估柯文哲的供述,要审酌全部事证。全案的重要证据都已经在廉政署、北检提示给柯文哲看过,柯文哲显然已经能掌握检察官的事证,加上同案被告和证人也都同步讯问,如果柯文哲径自拒绝讯问及自由离去,就有可能把所知的勾串共犯证人。
检方指出,当时有提出两个方案和柯文哲沟通,包括先休息3小时或检察官可以就重点快速询问,但柯文哲先后拒绝。由于他在检方侦讯时拒绝侦讯,不是司法警察询问时拒绝,且柯文哲不是拘提到案,没有停止夜间侦讯的问题。检方考量他有一定年纪,可能要服药,加上考虑他的身体可能疲倦,才会提休息方案,但同样被拒绝。
检方反指律师失言,强调法律之前人人平等,在任何状况下,法律程序都应该严谨保障权利,检察官针对所有被告都是如此,没有对柯文哲比较严格。而且由侦办木可案的检察官先讯问,是因为检察官採取团队办案,本来就有分工,律师误解。
检察官表示,如果依照律师的逻辑,被告如果都拒绝讯问,就没有任何案件会有犯嫌重大的问题。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