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铁路史可追溯至1887年清朝时期,由台湾巡抚刘铭传成立铁路商务总局办理铁路运输,距今已有137年。而台铁过去丰富的歷史也留下了许多宝贵的文化资产,如今也成为国家重要文物。台铁公司努力保存更多文物资产,积极推展铁道文化魅力,让全民共享台湾歷史的珍贵宝藏。
国发会檔案管理局昨携手台铁合办「追风的我们:台湾铁道檔案风景话」行动展,在台北车站盛大登场。展览藉由漫画家简嘉诚的作品《青空下的追风少年》这本荣获第17届日本国际漫画赏「最优秀赏」(金奖)的漫画,引领大家回到从前的台铁。
其参考的歷史檔案则是2006年中原大学黄俊铭副教授在执行「铁道部原工务室、电源室与食堂之调查研究」时,在台铁石牌工务处仓库发现一批台湾总督府时期及战后的台铁公文檔案。在国家檔案管理局妥善保存、维护及推广下,这批檔案发挥了更高的价值,不仅是铁道发展的纪录,更是台湾整体进步的缩影。而行动展中展示的地图、照片及公文书等,也描绘出时空流转下台铁人的工作及生活场景,引人入胜。
开幕式邀请曾就读于铁路小学及铁路幼稚园的前辈,带大家重新回忆过往的岁月。毕业于国立政治大学新闻系的王淑美与台铁的渊源十分深厚,因母亲是铁路幼稚园老师,她当年就在铁路医院出生,后来进入母亲任教的铁路幼稚园就读,也是铁路小学第15届的毕业校友。铁路小学位在中正路1949号,隔壁就是当时的台铁局办公室,现在的国立台湾博物馆铁道部园区。
王淑美分享,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台铁局的礼堂,她跟其他小伙伴称作「大礼堂」,里面常常会放一些老少咸宜的电影,每每看到主角出场的时刻,坐在地上看电影的小观眾们会开心的用力鼓掌。铁路小学的校外教学也为王淑美前辈津津乐道,她跟同学搭着有榻榻米大通铺的平快车,至日月潭快乐游览的大好风光。
52年次的陈宝玉,父亲是负责交通车维修的技术人员,因此在5岁时就读铁路幼稚园,也与台铁结下了不解之缘。陈退休后加入了台铁文化志工队,持续努力推广铁路文化。之前因疫情影响,台铁文化志工队的活动减少了不少,目前正逐步恢復常态性的导览。她印象最深的是台铁小英雄的活动,能够向小朋友介绍台湾铁路及火车的故事,并教孩子辩识不同火车的特点让她非常开心。
台铁公司董事长杜微也亲赴展场参观,并由企划处处长江明宜、文资科科长翁惠平陪同,听取文化志工队俞秋苓队长导览解说。
杜微说,除了公文檔案外,台铁也努力保存更多文物资产,例如俗称「蓝宝宝」的DR2100~2400 型柴油客车,现已完成整修,正进行动态测试;典藏珍贵铁道文物及客家民俗的苗栗火车头园区,也将在年底前开幕;未来,台铁会更努力推动文化资产保存,积极推展铁道文化魅力,让全民共享台湾歷史的珍贵宝藏。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