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园市大园国小内的尖山配水池,为1970年代建设厅公共工程局设计的水塔,是桃园推动自来水民生设施重要见证,桃园市政府文化局2018年登录为歷史建筑,目前尖山配水池钢筋裸露,校内师生恐有安全疑虑。文化局表示,将办理规画设计与修復再利用工程。
文化局表示,目前尖山配水池建物外观有部份水泥层剥落情形,经桃园市政府教育局进行耐震初评、文化局结构评估,暂无结构安全疑虑。学校目前于尖山配水池周边暂时以铁皮防护并设置管制,以确保师生安全。文化局2022年起持续与大园国小合作「在地化特色课程结合文化资产教育计画」,今年6月与校方办理歷史建筑尖山配水池围篱彩绘,邀请在地艺术家与师生联手共创,美化校园空间,提升师生亲近校内文化资产。
另,文化局2023年获得文化资产局补助,今年1月委托中华大学执行「歷史建筑尖山配水池调查研究暨修復再利用计画案」,后续将依计画成果办理规画设计及修復再利用工程,以确保歷史建筑安全,完成相关修復再利用工程后,将成为大园国小校本课程教材,整合学校活动场域。
大园国小校长刘燕霏说,目前配水池现况,外观明显受损,钢筋水泥裸漏,学校配合修復再利用计画案,预计9月16日将进行开盖评估,了解内部结构状况,并针对开盖后的实际状况进行座谈会,邀请相关学术单位、地方人士讨论后续修復及保管相关事宜。
刘燕霏又说,依校方立场除希望尽速将外观修復外,并将在地的歷史建筑融入校定课程考古中,让学生就近学习在地的歷史知识,将来预计结合科技让歷史考古不再枯躁乏味。
国民党籍市议员徐其万说,尖山配水池是所有大园人的共同回忆,目前外观受损严重,虽然兴建围篱维护学生安全,但这并不是长久之计,希望市府相关单位能够加速研拟相关修復工程,让学校或考古单位能针对水塔进行研究。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