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子健医师说明预立医疗谘商门诊则由具备丰富临床经验的医师,两年以上实务经验的护理师、社工人员或心理师组成,皆受过预立医疗照护谘商训练课程,为病人及其家属将接受详尽的医疗谘商服务。(恩主公医院提供)
施子健医师说明预立医疗谘商门诊则由具备丰富临床经验的医师,两年以上实务经验的护理师、社工人员或心理师组成,皆受过预立医疗照护谘商训练课程,为病人及其家属将接受详尽的医疗谘商服务。(恩主公医院提供)

病患迈入人生终点时,许多家属都会面临「要不要放手」的难题,对此新北三峡恩主公医院推动「预立医疗照护谘商门诊」,让病患在身体尚健康时作出是否抢救的决定,恩主公医院表示,2019年至2023年门诊谘商人数405人,完成注记人数达403人,期盼更多人加入,一同找回生命的尊严。

恩主公医院说明,预立医疗照护谘商核心理念是让病人在健康时,提前为自己做出医疗处置决定,使其即便因病无法表达,但需求及愿望依然能够被尊重和执行,而台湾也于2016年成为亚洲首个通过《病人自主权利法》的国家,将拒绝医疗权扩及至不可逆转昏迷、永久植物人、极重度失智和其他公告重症患者。

恩主公医院预立医疗照护谘商门诊主治医师施子健表示,预立医疗的好处除了提升病人的自主权外,还有减轻家属压力、避免不必要的医疗措施和支持居家照护,甚至能够拉近亲属间的关系,曾有一对约60岁的夫妻与子女一同来谘询,藉由讨论人生大事,不只更了解彼此的想法,也将心与心的距离拉近。

恩主公医院也以失智症患者为例,严重失智症病人可能因插鼻胃管灌食延长数月甚至数年生命,虽然仍然「活着」,不过生理机能却持续退化,有时甚至需要尿管置入,并且为避免病人自行拔除管路,可能手脚被约束或因长期卧床导致褥疮、肢体挛缩等等问题,如此一来不但病患自身生活品质恶劣,更造成家属身心与照顾极大的负担,陷入对谁都不利的局面。

施子健建议,基于对生命的尊重、为自己负责,民眾可以接受「预立医疗照护谘商门诊」,透过共融讨论的过程,做出最符合自己意愿的「预立医疗照护决定」,同时也提醒,门诊当事人须年满18岁,且具完全行为能力与二等亲内亲属或医疗委任代理人陪同。

#重大疾病 #预立医疗 #失智症 #植物人 #照护谘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