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媒体日前提到民眾党主席柯文哲扣案随身碟,内容疑似涉及相关金流,记载「2022/11/1小沈1500沈庆京」,及检廉至银行查扣保险箱等事的报导引发争议。经台北地检署传唤5名记者初步查证后,强调依目前查证情形,足认「本案侦办团队绝无泄漏侦查内容之情事」。但质疑未止。粉专「政客爽」直酸,绿媒记者称检调线经营七年,有200%信赖程度,但北检却称报导与卷证多有不符,直呼是不是在打脸偷臭是假新闻?
政客爽做图对照媒体与北检说法落差极大,绿媒记者称独家新闻,消息来源有200%的信赖程度,且这条检调的线自己经营了至少七年。
绿媒记者言之凿凿,有如前阵子民进党政策会执行长王义川,称可用手机讯号分析抗议群眾年龄,并比对不同场子群眾是否为同一群人的翻版。
但政客爽指出,台北地检署打脸称:记者报导消息来源均非来自公务体系,报导与卷证有诸多不符。他直呼:是不是在偷臭是假新闻?NCC呢?
国民党台北市议员游淑慧留言,举另两则新闻事件对照:「台大教授质疑故宫政策遭查水表 调查局:不实影片违社维法」、「网传蔡政府开会吃7千元便当 音乐老师送办」。她质疑:「社维法呢?警调可以出手了吧!」
网友表示「她有没有比王膝知更会唬烂,犹未可知」、「捕风捉影绿媒惯性、政党御用顏色保护、先来传讯结果如何、NCC装睡置之不理、只要是绿保你没事」、「早就搓好汤圆了吧?我相信记者当初洋洋得意说的内容」、「党检媒是不是一体看有没有人因为这件事负责就知道了」。
★未经判决确定,应推定为无罪。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