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金龙指称的信用资源过度倾斜到不动产,这是已经发生的事,而且央行也已经在8月中旬邀请34家本国银行「喝咖啡」,吁请各银行自主管理不动产贷款总量。
央行将「第7波」选择性信用管制的强度,开到高于前6次,创歷史之最,若如同杨金龙所说要「教训」投机客,投机客又是指那些市场的人?难道只有房地产?
财经作家王伯达在「民国100年大泡沫」一书中指出,「资产像是啤酒,没有泡沫就没有滋味,但切记,要在泡沫消逝之前一饮而尽,否则当泡沫散去,留下的就只有苦涩了。」另外,王伯达也提出「外匯存底的诅咒」观点,他认为,外匯存底暴增,就代表货币出现超额供给,资产泡沬将随之而来。
台湾的外匯存底在今年8月再创歷史新高,达5790.6亿美元,换算成台币约18.06兆元(以31.2元匯价计),相较于2013年(12.14兆元)增加了6.1兆元新台币;而台股市值,在2023年底达到56.8兆元新台币,相较于2013年的18.8兆元,大幅增加了38兆元新台币。
据内政部最新公布的113年第1季全国住宅价格季指数为140.82,续创新高,较上季上涨3.40%,较112年同季上涨9.29%,呈现连续23季上涨。全国及六都住宅价格季指数在近期仍呈现上涨走势。由于房市热络、房价创高,带动银行购置住宅贷款成长加速,至8月底年增率升到11%,创18年以来新高。
央行以日本1990年资产泡沫为例,认为3大因素造成该次的金融灾难:一、银行缺乏风险意识。二、太迟且过猛的货币政策。三、过度相信非理性荣景会持续。
台湾房地产隐藏的泡沬,从全国住宅价格季指数续创新高来看,我们已经身处在泡沬之中;但央行看到的除了房地产的泡沬外,还有股市的泡沬,以及外匯存底创新高所隐含的货币供给;至于外在环境令央行更有「压力」的事,那就是FED已经在本周启动降息循环,一次就降2码,未来还会持续降息。FED降息也预告美元偏弱的走势,新台币有升值压力。央行公布的8月外匯存底创新高,一部分因素就是央行买匯阻升,8月中旬,新台币匯率大幅升值,有几天匯市供需相对失衡,央行进场调节,促使外匯存底增加。央行阻升释出的新台币,也将会增加货币供给量。
央行的职责是维持金融稳定和促进经济成长,在「啤酒上的泡沫」愈堆愈高时,央行以第7波选择性信用管制「教训」投机客,恐怕不仅只限于房地产的「投机客」吧!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