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25日报导,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25日发布《中国国际商事仲裁年度报告(2023-2024)》暨《贸仲仲裁裁决域外承认与执行案例选编》。年度报告显示,2023年中国大陆279家仲裁机构共受理案件60万7260件,同比增长27.8%;大陆全国仲裁案件标的总额为1兆1602亿元(人民币,下同,约合新台币5兆1048.8亿元),首次突破人民币兆元,同比增长17.7%。
「在年度报告中,从受案量、受案金额看,体现了中国仲裁在国际上的影响力进一步提高。」年度报告课题组负责人、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党委书记兼副院长杜焕芳说。
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王承杰指出,国际商事仲裁作为全球通行的纠纷解决方式,在妥善处理国际经贸投资争议中日益发挥重要作用,已成为各国优化营商环境、提升法治软实力的重要手段。
「通过考察和分析具体案例,有助于当事人预判裁决域外执行可能的法律风险,合理制定有效的仲裁和执行策略,更好地满足当事人全方位的争议解决需求,同时也能为走出去的中国企业提供支持。」执行案例选编课题组负责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副教授陈剑玲说。
本次发布的年度报告委托中国人民大学组成课题组编写。年度报告採用实证分析与理论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在全面分析2023年中国国际商事仲裁案件数据和中国仲裁法治实践发展的基础上,同步跟踪国内外商事仲裁理论研究动态与中国国际仲裁教育与后备人才培养进展。
执行案例选编是大陆国内首次聚焦中国仲裁机构裁决在域外被承认和执行状况的专门研究,梳理介绍了不同法域执行域外仲裁裁决的法律架构和程序要求,总结归纳了贸仲仲裁案件程序管理中良好实践。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