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底发生的新北国中割颈案,新北地院少年法庭今判处加害者郭姓少年9年徒刑、林姓少女8徒刑。国教行动联盟今动员2、30位群眾到立法院前陈情,声援受害人杨姓少年父亲继续上诉,并要求修改《少年事件处理法》,建立少年再犯与致命风险评估机制,并强化被害人权益与阅卷权的保障。
新北割颈案一审今日进行宣判,国教盟号召家长与民眾2、30人在立法院群贤楼前陈情,他们高举「悲剧不是意外,系统早已失灵」布条,声援新北割颈案受害人杨姓少年父亲,呼吁司法院针对新北割颈杀人案应公开检讨报告,并保障被害家属的参与权与知情权。
国教盟理事长王瀚阳表示,2019年修订的《少年事件处理法》原旨在符合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希望以更人道的方式处理少年犯罪。然而,这次修法将原本司法严密把关的系统转向行政辅导为主,导致执行中出现了许多漏洞,案件处理效率和效果也很不理想。
国教盟在追踪新北割喉案的过程中,发现除了修法后的制度性缺失,更发现结构性问题导致的漏接,如教育体系无法掌握犯罪少年背景,郭姓少年是否有帮派背景,是否曾涉及枪械、暴力等关键资讯都集中在司法系统中,教育体系无法进行有效的预防和辅导。
国教盟监事长、台大教授王立升说,这次事件的两个加害学生分别被判处9年、8年徒刑,他不是法律学者,因此还在思考此一判决是否合理。但他认为,在具有犯意的非行少年及多数小孩子的权益间,判决应该符合比例原则,法律更应该保护多数孩子的安全。
台北市教育产业会理事长李惠兰说,她身为一个导师、同时也是三个孩子的吗,她认为校园若没有安全,一切都是空的。家长送孩子到学校学习,不希望是送到一面临生死不明的地方,从观护所送到学校就读的少年,应该将少年的相关资料告诉学校、老师,老师才有办法帮助他们,也确保其他学生的安全。
国教盟严正呼吁主管机关应切实检讨非行少年处理机制成效不彰问题,才能修补漏洞,有效辅导非行少年,预防少年杀人事件再度发生,避免今日的非行少年,成为明日的成人罪犯。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