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在「双11」前,京东、阿里选择先将重金砸向香港市场。9月30日京东宣布进一步加码香港市场布局,初期投入15亿元(人民币,下同)、长期上不封顶,主要用于商品价格补贴、物流补贴及服务优化等。而稍早26日淘宝也刚宣布投入10亿元助力「包邮到港」活动。其中除有香港市场重要性提高原因,也被视为布局出海国际。
这波「双11」布局中,京东还对香港使用者推出自营满299元免运费送上门服务(免运10KG),覆盖3C、家电家俱、服饰美妆等自营全品类商品,符合免运费条件即可享受免费送货上门,最快次日达的服务。
但老对手阿里近期也在香港市场布局频频。26日淘宝才宣布将投入10亿元助力「包邮到港」,消费者在淘宝购买购物满99元即可包邮。而稍早8月淘宝才在香港试点服饰包邮。
观察到京东阿里近年持续在香港业务进行重金投入,背后原因很简单。对比增速已经放缓的大陆电商市场,香港电商市场仍处于高增速。根据香港政府统计显示,2022年电商销售额占香港零售业的总销售额接近10%、年增率21%。
根据《每日经济新闻》报导,更重要的是,对大型电商平台而言,无论电商还是物流,后续想做好国际业务,香港市场都是「必须推开的窗」。据市场调研机构Measurable AI数据指出,美团香港业务Keeta的单量市占份额已达到44%,跃升为全港第一大外卖平台。也得益于在香港市场的成功,美团开始将外卖业务的触角伸向中东等地区。
因此,将香港业务做大、做深成为当下大多数有明确海外业务战略的公司首选。淘宝此番在香港业务升级,也与淘天整体出海增长密切相关。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