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在科技公司做原物料管理的竹北市民陈圣杰,6年多前接手父亲的传统渔业,以科技业管理方式,使用「水下无人探测载具」管理定置渔场,提升渔获量,也确保渔工作业安全,并建立水产溯源认证机制,积极打入量贩水产市场,获选今年「全国模范渔民」,县长杨文科1日颁发5万元奖金表扬。

31岁陈圣杰说,父亲陈明全是渔船船主,同有船长证和轮机长证,受父亲影响,考进中国海专轮机科,他从16岁后每隔2年陆续拿到船员证、船长证及轮机长证,退伍后先后在科技公司担任生产管理和原物料管理工作,因父亲年事渐高,6年前回家接手传统渔业。

陈圣杰从渔业人员、设备、渔获等作业等导入科技业管理模式,特别引入「水下无人探测载具(ROV)」,以此管理定置网渔场的渔网是否正常。

陈圣杰说,1组定置网有4个足球场大,置放位置要在海面15公尺以下,最深可达26公尺,以前巡视定置网是否有破,必须靠潜水夫下水巡检,如有破洞也要靠潜水夫下水补破网。

在改用ROV探测后,减少下水巡检工作,配合渔船及设备更新,现在定置网若有破洞在中层以上,透过机械直接拉升到海面修补,渔获自然提升。

陈圣杰指渔船至少要6成人力做渔捞工作,过去要雇用约20名外籍渔工,在渔船设备更新转成机械化作业,现在只需15名,确保渔工作业安全,渔获量则多了2到3成。

他并建立水产溯源认证机制,将捕捞的渔获积极打入量贩水产市场,同时加入海上环保舰队,打捞海废和保育类海洋生物救援工作,并协助执行学界相关水产试验计画,经新竹区渔会推荐获选渔业署今年全国12大模范渔民之一。

县长杨文科表示,陈圣杰运用水下无人机管理渔场,推动科技化、人性化及年轻化理念,确实为传统渔业开创生机,获选全国范模渔民,实至名归。

#陈圣杰 #传统渔业 #新竹县 #模范渔民 #竹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