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九峰山实验室官方消息,2024年9月该实验室在硅光子集成领域取得里程碑式突破性进展——成功点亮集成到硅基晶片内部的雷射光源,这也是该项技术在中国大陆首次成功实现。
《芯智讯》报导,随着人工智慧大模型的开发和应用,以及自动驾驶等技术的发展,对于晶片算力的需求持续提升,但是半导体先进制程工艺已经越来越逼近物理极限,在单个晶片上增加电晶体密度这条路径越来越难,每一代制程的提升所能够带来的性能提升或功耗降低也越来越有限,同时还带来成本的急剧上升,这也意味着摩尔定律无法继续发挥作用。
为此,不少半导体厂商将目光转向了先进封装技术,即通过将多个晶粒封装在同一块基板上,以提升电晶体数量,从而提高性能。但是,在单个封装单元中晶粒越多,它们之间的互连就越多,资料传输距离也就越长,传统的电互连技术迫切需要演进升级。
报导说,与电信号相比,光传输的速度更快、损耗更小、延迟更少,晶片间光互联技术被认为是推动下一代资讯技术革命的关键技术,也被认为是在后摩尔时代突破积体电路技术发展所面临的功耗、频宽和延时等瓶颈的理想方案。
目前业界对硅光全集成平臺的开发最难的挑战在于对硅光晶片的「心臟」,即能高效率发光的硅基片上光源的开发和集成上。该技术是中国大陆光电子领域在国际上仅剩不多的空白环节。
此次九峰山实验室硅光工艺团队与合作伙伴协同攻关,成功在8英寸硅光晶圆上异质键合III-V族雷射器材料外延晶粒,再进行CMOS相容性的片上器件制成工艺,成功解决了III-V材料结构设计与生长、材料与晶圆键合良率低,及异质集成晶圆片上图形化与刻蚀控制等难点。经过近十年的追赶攻关,终成功点亮晶片内雷射,实现「晶片出光」。
资料显示,湖北九峰山实验室主要聚焦于化合物半导体研发与创新,于2023年3月正式投入运营。总估值超百亿元,培育半导体领域人才超3万人。目前在九峰山实验室里,9000平方米的洁净室内,有上百个专案在同时运转,包括上海邦芯半导体研发的刻蚀、薄膜沉积设备、武汉驿天诺科技合作开发的硅光及3代半导体封测装备、华工科技研晶圆镭射切割装备等等。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