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动产「借名登记」在台湾很常见,大多是为了节税或隐匿财产等,用别人的名字登记自己的财产,其实是有风险的,比如老爸将土地借名登记在长子名下,嘱咐以后要均分给兄弟姊妹,结果老爸一走,长子就将土地赠与老婆,然后趁重划时卖掉大赚一笔,手足都气炸了。退休理财顾问廖嘉红(R姐)建议,最好签订借名登记契约,并保留出资、缴税等证明,才能保障自我权益。
R姐在脸书「R姐财富方舟-廖嘉红」表示,林爸爸买的土地「借名登记」在长子的名下,并交代将来长子要把土地拿出来跟兄弟姊妹平分。然而,老爸去世后,长子并未履行这个承诺,因为老爸并没有在遗嘱中说明,这块土地是借名登记。
长子将土地赠与给了自己的太太,并在重划后出售了土地。兄弟姊妹指责长子违背了老爸的交代,但即使他们告上法庭,也无法证明这块土地是老爸借名登记在长子名下。
R姐说明,借名登记是将自己的财产登记在别人名下,是信任大考验。借名登记的原因有很多,例如:
◎节税考量。(文章未完…全文见此)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