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河南省郑州一名年仅 15 岁的少年与朋友于日前外出游玩。在野外探险时,少年的目光被一株形似芋头的植物所吸引。为了证明自己的「芋头说」,他当场咬了一口。没想到,就在少年咬下的瞬间,他的嘴唇开始发麻、肿胀,心跳也不断加速。原来,他误咬的并非芋头,而是「姑婆芋」,又称「滴水观音芋」。同伴们见状,急忙将他送往医院,才免于一场悲剧。
根据《环球时报》报导指出,姑婆芋是一种绿叶观赏植物,其根茎与芋头的外观相似,容易让人误食。此植物的根茎含有剧毒,误食其汁液后,会对人体造成不良影响。若不慎接触到汁液,皮肤会出现搔痒、麻木、刺痛、肿胀等症状。误食其茎或叶,轻微吞食可能会导致口、舌、咽喉发痒、充血肿胀、呕吐、腹泻等。严重中毒时,甚至有窒息、呼吸麻痹及心臟骤停的风险。
经过医师的诊断,少年确认中毒原因为「乌头碱」,而误食的「芋头」事实上是一种普遍用于景观布置的植物──姑婆芋。医师强调,姑婆芋的根茎含有有毒成分乌头碱,过量食用会引发中毒症状,严重时恐导致心臟骤停,造成猝死。
为了辨别姑婆芋与可食用的芋头,民眾可从外观上观察。姑婆芋的叶子中心通常有紫色的斑点,芋头则无。姑婆芋的叶色较深,芋头相对较浅。此外,姑婆芋的根茎较粗大,芋头的根茎则较短。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