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噎废食!澎湖马公有四百年以上歷史的县定古蹟四眼井,2019年6月时因发生一起2岁童游客坠落意外后,澎湖县政府文化局就以安全为名,找铁工订制防护网盖住井口,防止类似事件再度发生,而被讥为就像烧肉的烤肉网,但近来文化局为防这防护网不时被掉落,乾脆重制铁架,更在井栏钻洞后以螺丝锁死,造成居民无法汲水,游客探井口就只见铁架。
居民质疑,一口大井早都弄成四口只有36公分内径的四眼井了,问题出在家长疏于照顾,为什么要再把井口搞的完全封死?造成居民无法汲水浇花和清洗地板等用。
位于马公市中央街北端的四眼井,井深约5.6公尺,直径约1.8公尺,开凿年代没有确切资料可查考,但以马公(古称「妈宫」)从唐宋以后就是东洋(南洋)航线中继站的事实来推测,至少已有4百余年歷史。
让人称奇的地方是,四眼井终年涌出泉水,即使过去澎湖几次乾旱,都不见乾涸,因此曾经是中央街一带居民生活跟饮用水的来源,井口上则覆盖花岗石板,留有四个圆形的井(汲水)口,因此得名,也方便民眾汲水,现在则转型为观光功能。
居住当地的民眾说,在未发展观光前,从不曾听闻有人摔落井内,因为长辈都会谆谆教诲不许家里小孩走上井盘去探井口,甚至邻居小孩偷偷爬上去被发现,都会被制止。但发展观光以后,偏偏就有神经大条的家长疏于照顾,让孩童单独上井口探井,甚至认为井口不大,还纵容孩童站上井栏或坐上井栏拍照,2019年才发生意外。
虽然那起意外,在小孩落井后,第一时间就被附近居民救起,但文化局也找人来在四个井口锁上圆弧底座,上面再置放圆形铁网,活像烤肉架。但因为居民或游客会去翻动这铁网,不时就传出铁网坠落,近日文化局「因噎废食」,更索性将铁网直接以螺丝锁死,衍生出连汲水都不行的可笑现状。
一名陈姓导游就质疑,这就跟家长没看顾好小孩,让孩童衝大马路发生车祸或掉落港口一样,跟井何辜?怎么需要这样封住?不管发展观光或古蹟文化保存都不该这样干。
澎湖县政府文化局局长洪栋霖表示,考量打水弹性需求,会请相关承办人员检讨改善,不要锁死。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