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部长李远30日于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员会报告,针对立院将审议《不义遗址保存条例草案》,对于「不义」的定义及草案所定义的「不义」时间,立委洪孟楷、林倩绮、柯志恩、万美玲等委员均表示,此草案定义的时间,应从白色恐怖时期扩张到日据时期,柯志恩更指出,总统府作为日据时期压迫者的最高指挥中心,是否也应贴上不义遗址标籤?
柯志恩表示并不认同目前《不义遗址保存条例草案》只限定民国34年8月15至81年11月6日,她指出1895年乙未战争,客家人在桃竹苗等地抗日被惨烈镇压算不算不义?总统府是不是也应该贴上不义遗址标籤?认为若要讨论「不义」为何不为113年算总帐?还是只是如施明德所言「促转会只是服务掌权的集团」?并呼吁应将「不义遗址」改名为「人权事件纪念场域」。
立委洪孟楷质疑不义遣址委员会是否只是促转会的「借尸还魂」?文化部长李远表示文化部衔接的不义遗址保存工作,是在精神上延伸促转会,但在法律上重新开始,重新订立。洪孟楷强调保障人权,守护民主价值,不重蹈覆辙,观今鑑古,应是对过去的歷史教训都不该遗忘,民国38年前在台湾这块土地上发生的不义事件,如今日已未有任何幸存者的慰安妇阿嬷,也应被正视,文化部不应自我设限,不应遗忘所有曾经发生不公不义的事情,应让中华民国每一段歷史都被记得,而非只限白恐时期。
立委万美玲指出,文化部长李远强调《不义遗址保存条例草案》只处理民国34年到81年的比较「具体」的不义,她质疑难道日据时代的不义事件不具体?电影《赛德克巴莱》的事件不具体?建议文化部作为主责机关,将审查的时间轴扩大,包括所有应讨论的转型正义期间。文化部长李远表示自己过去未参与过任何一场促转会的座谈会,因为自己抱着非常谨慎的态度看待不义,至于审查草案认为应回到法律条文。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