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政部国土管理署推动「永续提升人行安全计画」竞争型补助案,新竹县政府113年第1次提案获核定补助12案,经费1.8亿元,陆续办理规划设计及工程发包,立委徐欣莹6日率立法院内政委员会及内政部国土署考察新竹县人行安全环境改善,期争取第2次提报15案2.8亿元补助经费,
立法院内政委员考察竹县现勘8案,包括新竹县永续提升人行安全计画整体规画、竹北市兴隆路左侧人行安全改善计画、光明六路增设偏心左转车道与路口行人安全改善计画、文采街及文爱街人行环境改善工程、復兴三路东兴国中人本通学环境改善与缝补工程、六家一路人行环境改善、湖口乡各村里危险路口改善计画、新埔镇田新路人行环境改善计画。
徐欣莹表示,安全的人行空间是进步城市的指标之一,她很重视行人交通安全议题,也在立院质询妨碍行人通行的固定设施,如变电箱、瓦斯、电线杆与电信设备改善、迁移或拆除。特别是新竹县近年人口快速成长,但很多行人道铺建或是危险路段的改善,都有进步空间,这次安排国土署吴欣修署长及内政部吴堂安次长下乡考察,亲自感受地方需求,官员当场承诺全力支持,她会在中央持续争取经费。
县府工务处简报,县府会同乡镇市公所,针对行人通行需求高且车流量庞大的路段整合提出15案,希望中央给予地方支持协助,共同打造新竹县安心且友善的通行空间环境。
其中,竹北市光明六路增设偏心左转车道与路口行人安全改善计画,尖峰通勤时段车流量庞大,且沿途经过博爱国中、博爱国小与县政府等机关,行人通行需求亦高,若发生交通事故影响民眾生命财产安全甚鉅。
县府希望透过改善计画,将左转专用车道进行偏心设计,针对行穿线进行退缩、增设行穿线庇护岛,并配合退缩后行穿线位置调整路缘斜坡等改善措施,提供都市更顺畅的行车环境,降低路口交通事故,建构更安全、舒适与符合人本的通行环境。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