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政府秘书长李泰兴、前秘书长陈志铭等人12日赴议会交通委员会,专案报告悠游卡公司兴柜决策过程与效益。(刘彦宜摄)
台北市政府秘书长李泰兴、前秘书长陈志铭等人12日赴议会交通委员会,专案报告悠游卡公司兴柜决策过程与效益。(刘彦宜摄)

前台北市柯文哲任内火速批准悠游卡公司兴柜,时间点引起争议。前秘书长陈志铭说明,因应未来发展电子支付可能需要资金,因此先「盖水管」,是否需「开水龙头」则交由新团队决定。台北市议员批评,兴柜由时任市府指派董事长陈亭如提案,等于市府被官股董事偷袭。现任秘书长李泰兴强调,应由公正第三者来提建议书较好,如果是他,不会选择在留守时期做重大决定。

国民党议员张斯纲批评,通常兴柜应是有筹资或併购等需求,对于未来业务发展有帮助,但如今看来悠游卡公司只是为上柜而上柜,柯规蒋(台北市长蒋万安)不一定要随。他也建议,悠游卡公司应找第三方评估,在财务、业务上是否适合兴柜,若不适合就应尊重专业,暂缓上柜。

国民党议员陈炳甫也质疑,当时提案人是谁?柯文哲已要卸任,又是议会休会期间,且主计处也已适度提醒,又不会因为不做兴柜,悠游卡业务就因此停止,但市府仍坚持予以核可且未见理由。

民进党议员林延凤指出,兴柜过程毫无具体规画,其中陈志铭更在2022年9月21、29日主持2场相关会议,可见柯市府时间紧迫、赶着兴柜。她也要求,接下来以秘密会议方式讨论兴柜案,才能有效厘清实情。

民进党议员顏若芳也痛批,兴柜时却没有后续营运、财务规画,且其中建议书内容持股比例还恐有误导,如建议书提及市府控制力达74%,但实际仅为38.43%,市府在多处缺失的情况下,竟还签得下去。

陈志铭说明,悠游卡公司若要长期发展电支就会有资金需求,因此兴柜是筹资管道,筹资管道就像架设水管基础工程,柯市府把水管架设好,至于是否开水龙头则留给下任。

陈志铭指出,当时兴柜是由前董事长陈亭如站在公司治理角度提出,而市府在陈亭如提出前并不清楚,而董事会也通过兴柜案,市府作为股东之一,尊重公司治理,就让董事会决策的事继续往前走。而市长选举在2022年11月,兴柜启动则在6月,离选举还有半年时间。

陈志铭也说,以富邦为例,市府持股比例虽仅约20%,但对富邦控制力则是100%,因此以实务面来看,市府对于悠游卡公司控制力确实已达74%。

李泰兴则说,照理来说重大政策应该要等到新政府上任,如果是他,就会将兴柜案决策交给新团队,且兴柜案也应由公正第三者提建议书较好。他也反驳,一般公司持股10、20%就可以有主导权,是因为股权分散上万人,但悠游卡公司股东并不多,因此以以法务面计算,控制力74%为高估。

委员会第一召集人、国民党议员徐弘庭怒斥,陈亭如是公股董事,却在市府不知情下提兴柜案,根本是偷袭市府,陈志铭声称对悠游卡公司有实质控制力,却连公股董事都无法控制,通过兴柜案还认为是尊重公司治理,「什么跟什么」、「什么奇怪的决策」。且蒋团队才是盖大楼的人,柯团队却没有问蒋团队怎么盖水管就擅自行动,一意孤行,导致现在要上不上、要下不下。

徐弘庭最后裁示,因调阅兴柜公司的董事会会议记录,涉及隐私及《公司法》规范,因此採秘密会议的形式择期进行。

#悠游卡公司 #兴柜 #陈志铭 #陈亭如 #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