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电到底行不行?可能得看老天脸色。近期欧洲电价大涨,一度触及2021年能源危机之后的新高,最主要原因在于欧洲天气不稳定突然无风,使得风力发电大幅衰退,突显绿色能源无法完全透过人为掌控配置的缺点,考验能源转型的弹性,欧洲各国的做法与状况,值得台湾借镜。

■发电量起伏大

上周,德国的风力发电占比一度暴跌至7%,不得不多启用燃煤与天然气弥补缺口,电价一度飙至2022年以来的最高价格。同一时间,英国也有类似状况,风电占比只剩下4%,必须透过进口、核电、生质能及太阳能等方式补足。

最新数据显示,许多欧洲国家在这段时间,甚至必须先释放冬季的天然气库存,以解决暂时出现的发电危机,欧洲天然气库存的下降速度已经创下秋冬季节以来的新高。

英国每日电讯报提到,科学家表示,两团空气产生压力差时就会产生风,压力差也会受到温度影响,这次的状况是欧洲上空受到静态的高压系统垄罩,导致风速低于平均,天气也呈现多云。

报导指出,风力发电骤降虽然是相当罕见的状况,但突显发电量波动的危机,这也是电网规划者在能源转型的过程中,积极解决的核心问题之一。

欧洲各国在能源转型遇到的挑战与解决之道,值得借镜。(图/路透社)
欧洲各国在能源转型遇到的挑战与解决之道,值得借镜。(图/路透社)

■能源转型挑战严峻

英国国家能源系统营运商(NESO)在11月初发布报告,分析英国若要在2030年前完成能源转型的目标,需要做出「艰鉅的努力」在未来五年内将陆上风力发电的容量提升一倍,离岸风电容量增加两倍,以及太阳能发电成长四倍。

报告提到,当英国的绿能发展走到这一步,才能在未来遇到风速与太阳光不如预期时,还能保持足够的发电量。除此之外,风能与太阳能发电厂还需要核电厂、大量电力储存业者,甚至消费者转移用电时间等方式,保持供电弹性。

台湾政府推动能源转型同样会面临相同问题,目标在2025年实现非核家园,并将燃气占比提升至50%、燃煤降至30%、再生能源达到20%,如何在过程中降低阵痛,并设置完整且长期的电网规划,考验执政党的智慧。

#绿电 #绿色能源 #能源转型 #台湾 #欧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