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市都发局11月公布,「高雄市政府都市设计审议原则」修正案已通过实施,将于新建开发建物将环境永续、连续遮荫空间、防洪韧性等设计要求进行强化,让先前就已提倡要推广行人遮荫设施的高雄市议员张博洋讚,有助于高雄迈向永续宜居城市。
都发局长吴文彦指出,高市净零城市发展自治条例已明确指示,执行都市设计时应推动净零循环环境之营造,本次「高雄市政府都市设计审议原则」修正重点在于提升舒适的步行环境,因此特别重视都市绿化品质的提升。
都发局说明,新规定要求基地绿覆率应达75%以上、退缩空间应种植乔木,并採用开展型树种,以营造连续性遮荫环境,有效降低都市热岛效应,若退缩空间宽度达7公尺以上者,更要求种植双排乔木,大幅提升遮荫与绿化效果;当基地条件无法种植乔木时,则应设置遮荫设施,确保行人舒适度。
此外,都发局说基地保水设计有助于基地降温,新规定要求人行步道除车道出入口外,均应採用符合内政部水环境低衝击开发设施操作手册标准的透水铺面,也为鼓励建筑基地导入更多元的生态设计,新增植生沟、生态滞留单元、生态水池及溪沟等设施皆可计入绿覆面积,期望藉此提升都市整体的防洪韧性。
先前就曾提倡,可以参考同样气候的新加坡,在车站、人潮眾多人行道设置行人遮荫设施的高雄市议员张博洋,肯定肯定都发局这次修正都审原则的用心,确实有助于提升都市防灾韧性与降低热岛效应。
张博洋说今年以来高雄遭逢多次颱风侵袭造成严重灾情,凸显都市韧性的重要性。建议都委会后续应加速通过相关配套措施与都市计画,此外行人有遮荫设施,才能提升民眾、游客搭乘大眾运输意愿,让高雄加速迈向永续宜居城市的目标。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