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大陆的华北大地上,京(北京市)津(天津市)冀(河北省)一直都是近代中国大陆政治上的重要存在。但随着经济的发展,京津冀地区面临着资源分布不均衡、产业相似性过高等问题:北京有着人口过度聚集、交通拥堵、房价过高等民生问题;天津的产业结构偏向传统产业,产业跟城市规画都有待升级;而河北省则面对区域发展不平均、传统工业和生态环境都需要改善的难题。故此在2014年,北京政府提出了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战略规划,希望能打破行政上的壁垒,实现资源共用、优势互补等效果。
做为清朝的直隶总督署和北洋政府时期的河北省省会所在地,保定市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存在。保定现正全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积极融入京津冀大市场。比如长城汽车做为保定的重要产业支柱,正不断加大研发投入,提升产品竞争力;其生产的汽车不仅畅销国内,还在国际市场上崭露头角,为保定的经济增长做出了重要贡献。此外,位于保定定兴县的京雄农谷兰花产业园,也与臺湾「兰花大王」景文德先生合作,逐步成为集热带兰花品种研发、生产、销售、观光、体验于一体的综合性园区,将兰花产品透过便利的陆路、铁路交通销往京津冀各地,推动了当地农业产业结构的升级。
在旅游产业方面,除了保定原有的古蹟遗址,更凭藉着依靠纵贯南北的太行山之优势,打造了恋乡太行水镇,以其独特的北方水镇风韵包含了乡风乡韵乡愁,并结合美食、民俗、非遗和康养等多元概念,吸引了大批京津冀游客前来度假,成为网红打卡地,年游客接待量达 300 万人次,促进了当地乡村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带动了周边乡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活力。
不同于保定,雄安做为一座新城市,具有承接高校、科研机构、企业总部等资源的使命,用以缓解北京人口、资源和环境压力,也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布局中重要的一环。为了达到以上目标,雄安在民生资源上也不断地提升中,比如北京第八十中学容和第一高级中学教育资源的引入,为雄安培养高素质人才奠定了基础;雄安宣武医院的建设,将提升雄安新区的医疗服务水准,为居民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保障。前两者都是将已有的北京优秀教育、医疗资源逐步转移至雄安,以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
在生态建设方面,白洋淀作为华北平原最大的淡水湖泊,其生态环境的改善对京津冀地区的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近年白洋淀生态环境得到了大力保护和修復,通过实施一系列生态治理工程,白洋淀淀区及上游河流水质全部达到满足鱼虾类的越冬和洄游需求,为许多水生生物提供了适宜的生存环境,更为雄安新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生态保障。
保定和雄安,这一老一新的城市,都正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下,于经济、产业、创新、生态等多领域逐渐实现突破发展,并加快建设成为京津冀地区交通发展的枢纽城市,也为未来承接来自北京、天津等地的庞大资源做好充实的准备。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