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日,川普签署行政令对来自加拿大和墨西哥进口商品徵收25%的关税,对来自中国的商品徵收10%的关税。对于美方此举,中方将向世贸组织提起诉讼,并将採取相应反制措施坚定维护自身权益。大陆官媒央视新闻旗下公眾号「玉渊谭天」梳理,美国对外国加徵关税有7种方式,流程往往需要至少半年的时间。这一次,川普上任仅仅两周,关税政策就落地了。
文章称,之所以这么快,是因为川普这次是根据美国1977年《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所确立的紧急经济权力来徵收这些关税。
具体来看,以往,美国商务部、贸易代表办公室等部门需要先对相关情况进行调查,给出「危害美国国家安全、产业安全」等理由后,美国总统才能根据调查结果决定关税。
川普在上一个任期也基本遵循了这样的惯例。
从2017年8月对中国发起301调查,到2018年4月301关税落地,歷时半年多。
2017年4月,川普曾要求美国商务部对钢铁、铝等有关国家安全的产品展开调查,到2018年5月,川普宣布对加拿大、墨西哥等国进口的钢铁徵收25%的关税,对进口的铝徵收10%的关税,歷时一年多。
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教授史晓丽表示,这一次援引的《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赋予总统非常大的权力。总统有权直接宣布发生紧急状态,并採取禁止或限制措施,包括加徵关税等进出口限制措施,这些措施不需要经过更多的批准或同意。这是美国法律体系刻意留给总统的自主权,是一个特别大的后门和天窗。
今年1月初,还是候任总统的川普就曾表示,正在考虑宣布国家经济进入紧急状态。2月1日,在宣布关税的同时,川普正式宣布了国家紧急情况。
根据接近川普的人透露,川普本人「很喜欢」《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因为这部法律不仅赋予了美国总统更大的加税权力,它还不要求严格证明加税的必要性。
虽然存在着这样的后门,但此前,还没有美国总统成功援引这部法律对外国加徵关税。
根据知情人士透露,川普的团队也存在一些担忧。
他们的担忧起源于上周美国联邦法院的一项判决,美国联邦法院对白宫的一项政策下达了阻止命令——也就是说,美国的司法机构可以阻止白宫的决定,这同样适用于川普援引《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加徵关税的情况。
根据知情人士透露,川普的团队并不想让这次的行动被法院阻止,并且希望未来可以继续援引《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对更多国家加徵更多关税。
2019年5月,川普曾威胁向来自墨西哥的所有商品徵收5%的关税,并逐渐上调税率至25%,直到墨西哥遏制非法移民进入美国。
当时,川普希望援引的法律依据也是《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最终的结果是,美国和墨西哥达成协议,应对非法移民潮,川普威胁的关税措施没有实施。
长期为川普提供建议的贸易组织「繁荣美国联盟」上上周向川普提交了一份报告,其中提到,可以转而通过援引《1962年贸易扩展法》第二百三十二条对加拿大、墨西哥加徵关税。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贸学院教授崔凡表示,相较于《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可以加徵普遍关税,《1962年贸易扩展法》第二百三十二条在以往的实践中一般针对的是单独产品,例如2018年3月针对钢铁、铝加徵的232关税。但值得注意的是,援引第232条,美国需要首先启动相关的国家安全调查程序,并根据调查结果採取措施,而且原则上应对来源于所有其他国家的产品都无歧视加徵关税。在实际的操作中,美国可以再豁免其他国家,进而达到只针对加拿大、墨西哥等国的效果。总体来说,这样操作是不太方便的。
但不论是美国选择哪一种徵收的方式,一旦真正进入实施阶段,都意味着关税对美国经济可能带来严重伤害。
这一次加徵的普遍关税将是在已有关税的基础上再加徵的,白宫方面表示,不会产生任何的豁免,新的关税针对的是所有商品。
根据美国智库统计,普遍加徵10%关税并在遭遇他国报復性关税情况下,将导致美国GDP下降0.5%,3年后下降1%~1.5%。如果继续增加关税,下降比例甚至将达到1.2%。
墨西哥经济部长表示,过去八个月来,墨西哥总统内阁每周的会议,都在研究可能採取的报復措施。
墨西哥总统最新表示,已经指示墨西哥经济部长埃布拉德启用墨西哥政府此前准备的「B计画」,向美国输墨产品加徵关税。加拿大总理也表示,将对美国的贸易行动做出回应,对价值1550亿美元的美国商品徵收25%的关税。
此前,中方多次表明立场,始终认为贸易战、关税战没有赢家。中方始终坚定维护国家利益。中方在关税问题上的立场是一贯的。关税措施不利于中美双方,也不利于整个世界。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