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年正式登录为纪念性建筑的澎湖白沙乡瓦硐许凌云秀才馆,在许凌云秀才后人许雅琴女士促成下,今(7)日有一场「弦韵秀才馆.乌克丽丽在瓦硐」活动,让高雄与澎湖两地学童进行乌克丽丽的交流活动。
由高雄两位音乐艺术创作老师带领高雄8位小学生,与在地24位国小孩童进行乌克丽丽的交流活动,澎湖县政府文化局长陈钰云与促成活动幕后功臣的白沙籍县议员宋昀芝都到场与师生同乐。
许凌云秀才(1862-1944),乃澎湖白沙岛瓦硐的望族,于清光绪19年(1893)考取生员,大正9年(1920)归家告老在乡里设存养轩书房教汉文18年。由于许凌云一生行迹,对在地汉学教育、基督教系统教育方面,皆有贡献。晚年回到故乡瓦硐讲学,白沙才子方思温即其门下高足。
因此综合秀才馆为许凌云居住、讲学之所,建物与重要贡献相关,加上建物改建后保有部份墙体及三关六扇门,在澎湖地区属少见的厅门形式,也呈现澎湖传统民居于战后现代化过程的特徵,且为昔日曾为瓦硐地区货物及信件之集散地点,于地方具有歷史价值。
所以,109年起在议员宋昀芝的关注与支持推动下,加上许凌云后代许雅琴女士(经营知名的雅歌乐器)的大力配合,歷经多次文资审议委员会的现勘、评鑑与会议,最终于112年获正式登录。
因此台湾观心乐群协会希望藉由音乐与歷史的结合,让孩童在学习乐器的过程中,更进一步了解当地歷史背景,提升艺术素养并深化对地方文化的认同。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