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只知道川普加关税,其实他还有另一招:弱美元。它们宛如川普「让美国再次伟大」的两只脚,缺一不可。

早在川普第一任期间,他就为了保护汽车等本国产业,指责美元太强,批评「中国和日本不断诱导货币贬值,而美国在吃亏」。

舆论因此认为川普支持弱美元。《经济学人》就称,川普喜欢很多强势的东西——强人、强势边界、强势中国政策——但不喜欢强势美元。他曾表示:「人们可能会认为我对强势美元感到兴奋,但我不会!」

这次川普回锅白宫,从他任命的白宫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米兰(Stephan Miran),到他的副总统范斯,也都主张美元应该贬值。

这是因为一来弱美元让美国出口品变便宜,可增加出口;二来外资钱进美国时,拿同样的外币可以换到更多美元,买到更多的东西,这会扩大厂商在美国的投资。

既然川普目的是美元贬值,他有哪些手段可用?

出售美元买外币、逼联准会降息

三手段打美元,却可能反噬美国经济

第一招是国际联合干预。根据川普经济顾问米兰的看法,美国可以透过「海湖庄园协议」来压低美元——就像当年「广场协议」一样。

一九八五年九月,当时美国雷根总统任内,美、英、法、日和西德的财政部长和央行总裁,齐聚纽约广场饭店,他们讨论如何使美元贬值,准备「进行更紧密的合作让非美货币升值。」

米兰认为,川普在实施一系列惩罚性关税之后,「欧洲和中国等贸易伙伴变得更容易接受某种形式的货币协议,以换取降低关税。」

然而,当前国际环境已和过去不同。《经济学人》分析,若川普想在今天重演「广场协议」——当然这次地点是纽约中央公园另一边的川普国际酒店,「这是不太可能成功的。」

当年「广场协议」的背景,是美国不想直接对盟友加徵关税,于是藉由美元贬值这种间接手段,缩小美国的贸易逆差,也不会直接和盟友撕破脸。

和一九八○年代相比,美国如今的贸易伙伴更加多元、数量更多,而且不少对美国怀有敌意,愿意协助美元贬值者恐怕不多。再加上川普已明摆着要对各国加关税,他们更没有诱因配合。

第二招,美国财政部可以自己单边行动,出售美元来购买外币,让美元走贬。

但这可能很不划算。以中国为例:二○一四年至一七年,人民币匯价疲软,北京每年花费一兆美元——约占其国内生产毛额(GDP)三%,试图支撑人民币价值。

人民币并非国际交易货币,中国干预就付出如此高额成本。美元是当前国际最重要的交易货币,美国干预的代价只会更高。

第三招,就是逼联准会降低利率或大印钞票。

这可能有助于美元走贬。然而,联准会主席鲍尔不太可能照办,因为这几乎可以肯定将导致通膨。川普若解雇鲍尔,任用一位更听话的联准会主席,也将面临鲍尔的法律诉讼。

最重要的是:市场未必会听川普的话。

美元强弱是市场决定的,未来川普「弱美元」政策,至少有四个阻力。

外资涌入美国、非美货币贬值抗关税

川普想压低美元?市场可不这么想

首先,由于美国通膨仍未完全平息,市场预期联准会二○二五年可能只降息两次,这代表美国与其他国家仍有利差。

例如当前美债殖利率逾四%,中国不到二%。这种利差将吸引外资涌入美国,美元要弱也难。

其次,川普要加关税,证诸歷史,在他第一任期时对中国加徵关税,后来北京放手让人民币贬值,抵销了关税衝击。

在这次川普回锅后,一开始他并未表态立刻加徵关税,包括新台币等非美货币曾经一度反弹。如今随着川普开始对加、墨、中等加徵关税,这些国家货币兑美元也应声贬值,未来新台币可能也会有类似走势。这就充分显示市场「川普加关税,非美货币贬」的逻辑。

第三,是美国经济独好。国际货币基金(IMF)预计二○二五年美国经济成长率二.七%,远胜欧元区;而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如今身陷房地产危机与债务泥淖,外资首选投资地仍是美国,美元想弱并不容易。

第四,弱美元可能损害美国地位。日经中文网引述三井住友银行外匯交易集团负责人纳谷巧表示,「如今(中、俄等)金砖国家讨论建立共同货币,如果採取引导美元贬值的策略,可能会导致去美元化。」

同时,政治干预也无法违抗市场力量。当年广场协议后,美元一开始走贬,但到了一九八○年代末,其价位又回到一九八○年初的水准。

这不是说美元在川普任内不会贬值,而是说市场有市场的逻辑。投资者也要明白这位白宫之主并不是无所不能,这才是理性的投资之道。

※本文由商业周刊授权刊载,未经同意禁止转载。

商业周刊1943期
商业周刊1943期

#美国 #川普 #加徵关税 #中国 #广场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