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械专长班115期进行「水面氧气减压训练」,学员在具备相关减压程序学理基础上,进一步实施减压舱实作,透过实际控制与监测减压舱的各项功能,掌握减压程序要领。(记者谢承宏摄)
 水械专长班115期进行「水面氧气减压训练」,学员在具备相关减压程序学理基础上,进一步实施减压舱实作,透过实际控制与监测减压舱的各项功能,掌握减压程序要领。(记者谢承宏摄)

为提升人员训练安全,海军192舰队水下作业大队「水械专长班115期」昨日进行「水面氧气减压训练」,学员在完成减压程序学理后,进一步实施减压舱实作,透过实际控制与监测减压舱的各项功能,使学员掌握减压程序要领,除提升学员专业职能,更能预防罹患减压病等潜水相关疾病,确维海军战力。

水械官兵在任务完成上岸前,都会先在水中各个不同的深度完成「安全停留」,避免因急剧上升、身体来不及适应体内压力变化,而罹患「潜水夫病(减压病)」;水械专长班115期昨日实施的水面氧气减压训练,便是透过速率稳定地加、减压,模拟在深海潜水环境中上升及下潜,强化学员对减压程序及应急处置的掌握,确保未来执行水下作业时的安全性与效能。

在分组实作中,由1员担任操舱手,负责操控舱内气阀,依标准程序透过进气阀对舱体内部进行加压;另1员担任通话手,以监视画面与通话器与舱内潜水员保持通联,即时监控舱内状况。待加压至指定压力值后,操舱手进行系统检查与1分钟的通风操作,确保舱内气压及气体交换的稳定性,以维作业安全。

「50呎!」操舱手大声报告,通话手也紧接复诵,2人紧盯手中码表所示时间,确保过程以稳定的速率加压至等同水深之压力。随后,通话手透过击槌与舱内人员传递信号,确保人员状况无虞。最终,操舱手以每分钟30呎的速率将舱内压力逐步释放,使潜水员安全完成减压程序演练,为水下作业能量奠定稳固基础。

#减压 #舱内 #水械 #学员 #透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