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人徐熙媛(大S)于2日病逝于日本,消息震惊华人娱乐界。其妹徐熙娣(小S)表示无意举办告别式,拟择吉日实施树葬,让遗体回归自然。对此,一位拥有逾30年业界经验的殡葬业者揭露真相,指出树葬后骨灰并非会在土壤中自然分解。

树葬是一种环保的葬法,採取循环利用的方式,不立碑、不造坟、不进塔,让骨灰化为养分,与大地共眠。然而,根据媒体的报导,该殡葬业者表示:「骨灰在短时间内无法溶于土中,因为钙与雨水酸性结合后形成碳酸钙,通常会结块,而非溶解。」她强调:「早年实施土葬时,先人骨骸歷经50年甚至百年,仍可大量捡拾,可见骨灰是否能与土壤融合尚有疑虑。」

该业者坦言,树葬并非如大眾认知般环保,因骨灰埋入土中后,2年内土地会重复利用,业者大多仍会将骨灰挖起投入焚化炉焚烧。「土地在短时间内重复使用,而骨灰又无法在2、3年内溶解,只能採取此方式。」

成功大学李忠宪在脸书贴文中提到:「听闻大S选择树葬,不立墓碑,让生命回归自然。此想法令人向往,彷佛死亡后,遗体会化作沃土,滋养树木花卉。但现实远较诗意残酷。我父亲当年也是採用树葬,原本以为他的骨灰会成为大地的养分,供新生命萌芽。然而,后来发现并非如此。」

李忠宪接着指出,骨灰并不会自然分解:「其强碱、缺氮、钙含量过高,使其致地贫瘠,难以孕育新生。即使与有机土壤混合,也只是勉强修正,并非真正的轮迴。埋放骨灰的土地上往往难以生长植物,与人们想像中的生机盎然相去甚远。直至处理我父亲后事,我才明白,真正回归自然的,是焚烧后的那部分——烟尘、热能、气体,早已散入天地,与万物合一。反倒是骨灰,成为无法融入大地的残留。」

最后,李忠宪语重心长地表示:「我们执着于骨灰,执着于一个象徵,却忽略了生命真正的意义,并非这些灰烬,而是其曾燃烧过的痕迹。死后连骨灰都无法滋养花草,那么,生前的奋斗、执念、荣辱,又有何价值?人生终究一场空,唯独曾燃烧的那一刻,才是真正存在的证明。」

#骨灰 #树葬 #殡葬业者 #李忠宪 #自然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