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统赖清德今(10)日将召集五院院长会商国政,以「因应国内外政经局势」、「增进院际协调合作」、「凝聚朝野共识以推动国政」为三大目标,盼以具体行动化解政治僵局。对此,台湾民意基金会董事长游盈隆认为,赖总统踏出关键的第一步,于国于民都是好事,这是回应社会主流民意的一小步,也是扭转动盪政局极具象徵意义的一大步。
游盈隆今在脸书忆及,从去年从5月17日到5月28日,中间包含总统就职大典、朝野政党立委在国会大打出手,最后通过所谓的国会改革或扩权法案,奏出赖总统4年执政的序曲,举世错愕;因此,他在5月29日以「党争之后,谁来化解宪政僵局?」为题发文,呼吁赖总统善用宪法第44条,站在总统的高度,堂而皇之出面,彻底厘清相关宪政问题,有效化解政治僵局,如今时隔八个月,赖总统踏出关键的第一步,亡羊补牢,未为晚也,于国于民,都是好事。
游盈隆并针对总统行使院际协调权一事分析,认为随着台湾民主化带来的政治与宪政变迁,如今总统召集主持的院际会议已转型成总统对内排困解纷、指引国家发展方向的平台,一言以蔽之,是专属总统的舞台;但游强调,总统一定明白民主政治是政党政治,当今政治上的根本问题是政党衝突不断,且民主政治是民意政治,不能以一人之私或一党之私强加诸民意之上,团结国人与社会是总统的宪政责任与义务,但促成团结必须真诚与无私的权力分享与付出。
造成今日台湾政治过程的乱象,游盈隆认为,执政当局固须负相当的责任,但在野党的心胸气度和视野格局也有值得检讨的地方,包括在野阵营不能正视我国宪政体制具有「二元民主正当性」的特质,执意以立法院或国会才是唯一代表民意的最高机构,却忽略总统也是民选、也代表民意的客观事实;另外,在野党执意或刻意主张赖总统只代表四成民意,而在野阵营有六成民意支持,不了解民意具动态的、流动的特质,会随总统执政表现好坏而变动。
不过游盈隆说执政党也需反省检讨,怎能一朝大权在握便自我膨胀,甚至怀抱强烈的、虚幻的歷史使命感,斗争在野党,恣意抹红所有在野党成员,视在野党为寇雠,拒绝承认并接受在国会已沦为少数的客观事实,「这样的集体心态是不健康的,要不得的,最后导向力推大罢免,走火如魔」。
针对赖总统邀五院院长会商国是,游盈隆喊话,希望能一扫去年政治混乱不安的秽气,让新年出现新气象,也带有不鼓励大罢免野火的严肃意涵,这才是国家之福,人民之福。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