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连续杀人分尸案震惊社会,72岁张姓凶嫌涉嫌杀害3名7旬妇人,张嫌家中被发现写有5个姓名的纸条,有如「死亡笔记」,前3人为受害者,另1名女性目前平安,至于最后一人则是张嫌自己的名字,《中时新闻网》採访精神科医师,分析张嫌内心想法,认为张嫌具有「反社会人格」。

台安医院心身医学科暨精神科主治医师许正典表示,以现今警方透露的案情细节分析,连续杀人分尸案与偶发性精神异常犯案不同,忧郁症患者较不会伤害他人,躁郁症患者会受幻听幻觉影响,出现不定期、单一伤害事件,而连续杀人分尸的手法,明确有计画性、预谋性,推论张嫌是受「反社会人格」驱使下犯案。

许正典认为,张嫌可能在幼年成长过程遭受暴力或虐待,或是过往与女性间有不好的经验,导致人格出现扭曲,才会针对女性下手,张嫌70年曾犯下多起刑案入狱,不排除假释后社会规化不顺利,或欠缺足够的心理治疗,进而产生报復的想法。

至于警方在查出张嫌家中的「死亡笔记」,上头注记多名女性与自己姓名,许正典认为张嫌不会伤害自己,刻意写下目标姓名与自己姓名,是为了连结自己留下纪录,将其视为一种「表扬状」获得心理满足,也有宣示「警方找不到其他犯罪证据」的意味,显见张嫌反社会人格、变态性人格。

#分尸案 #反社会人格 #死亡笔记 #姓名 #连续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