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总统川普重返白宫后,大刀砍向美国国际开发署(USAID),冻结数十亿美元的国际援助。对此,前舰长、中华战略学会资深研究员张竞今(11)日发文详细解释美国国际开发总署的前身,并分析该组织面对如此严重变革的得失。
张竞今在脸书指出,美国国际开发署是承担民间美国对外援助与对开发中国家发展援助的联邦政府独立机构,如今川普重掌掌权,也成为首当其衝被开刀的祭旗目标;目前儘管美国国际开发总署绝大部份已经停止运作,但该组织面对如此严重变革,其中得失何在,张竞说要回溯其前身才能理解为何会在主管外交之国务院体系外,专门设立此等主管对外援助作业组织。
张竞进一步说道,美国专门负责对外援助机构始于二次大战后,为针对欧洲执行马歇尔计画,在1948年所设立之经济合作管理署(Economic Cooperation Administration),该机构系同时接受国务院与商务部督导,并回报其援助作业状况;经济合作管理署运作至1951年10月10日,当美国国会通过《共同安全法案》(Mutual Security Act),依据该法案不但经济合作管理署所主管经济援助业务由共同安全合作局(Mutual Security Agency)所取代,同时共同安全合作局亦将业务范围,从单纯经济援助扩大至军事援助与技术援助等领域,同时经济合作管理署亦随之解散。
但是张竞指出,对于军事援助与技术援助业务来说,当时还有专门针对开发中国家,成立于1950年10月27日,经过整併二次大战时期美洲国家事务协调办公室(Office of the Coordinator of Inter-American Affairs)所主管业务,所成立之技术援助管理局(TCA:Technical Cooperation Administration),该局依据时任美国总统杜鲁门就职演说内容第四点,专门负责援助开发中国家,因此被各方称为「第四点计画」(Point Four Program),其受援助对象除美洲国家外,更包括约旦、以色列、巴基斯坦与印度。
当时技术援助管理局所主管业务虽未整併到共同合作安全局,但张竞表示,日后等艾森豪接任总统后,就陆续将技术援助计画业务併入日后成立之国际合作管理局(ICA: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Administration)以及目前还未被完全停止运作之美国国际开发总署;美国共同安全合作局负责执行对外经济援助、军事援助与技术援助业务,直至1953年8月1日才在当时局长Harold Edward Stassen强力主导下,改制成为美国对外援助作业署(United States Foreign Operations Administration),以便在国务院体系内,统筹所有对外援助业务。
不过张竞提到,美国对外援助作业署在1955年5月9日依据美国第10610号总统行政令(Executive Order 10610),改制成为国际合作总署(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Administration),当时许多对外援助业务都移交国务院或国防部,但国际合作总署却保留「非军事安全援助」(non-military security assistance)业务,因此不难想像对外援助业务确实是美国诸多联邦政府部会在业务管辖领域上兵家必争之地,但从「非军事安全协助」这个暧昧用辞,可理解美国情报机构以对外援助为掩护,其实远早于美国国际开发总署成立之前。
国际合作总署在1955年6月30日正式成立,并继续运作至1961年9月4日,在同年11月3日美国国际开发总署才依据美国国会1961年9月4日所通过之「援外法案」(Foreign Assistance Act)正式成立,张竞表示,据援外法案条款,美国国际开发总署系受美国总统、国务院以及国安会所指挥,因此某些业务不便于放在台面,但等到1998年美国国会通过《1998年对外事务改革与重整法案》(the Foreign Affairs Reform and Restructuring Act of 1998)时,依据该法案规范,美国国际开发总署成为国务院以外之独立机构,美国国际援助总署自此在帐面上开始脱离国务院体系指挥,对外宣称独立运作援外事务,但从前述歷史沿革与发展歷程来看,美国国际开发总署受到特定机关运用,提供作业掩护,确实不应感到意外。
如今援外业务看来会交付国务院主管,张竞直言,若希望美国对外援助作业完全单纯,恐怕是缘木求鱼,最后并以「对外援助大撒币,表面声称软实力,其实就是钞能力,而且必有戏中戏」总结。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