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甲大学投资逾50亿元、创校以来规模最大建设案-「共善楼」,16日启用,不仅象徵逢甲大学的发展新里程,并与水湳经贸园区绿色智慧的永续愿景相互呼应,未来还可与中央公园北侧的绿美图、会展中心南北相望,共同构筑出台中最美的天际线。

逢甲共善楼,坐落于占地5.7公顷的逢甲大学水湳新校区南侧,委由2020东京奥运主场馆的国际知名建筑大师隈研吾,精心设计打造,为全台唯一的校园地景建筑,并由承造台中国家歌剧院的丽明营造,负责兴建。

共善楼的建筑细节,展现非凡的技术挑战,主要结构由191支钢梁组成,每一支尺寸皆不相同。而1,750片玻璃帷幕中,涵盖1,000种不同规格;4,900片日桧木格栅,则细分为3,400种尺寸变化。最具隈研吾建筑特色的飞檐,在1,183倒吊板中,就有1,100种不同尺寸,用心程度可见一斑。

隈研吾表示,建筑一定要跟自然融合,不是对立面,过去的建筑,往往建筑物与环境,是对立的,他强调,自然与环境是一体的,他非常满意共善楼设计理想,能够很完美的施工,且做出来,他非常满意。

隈研吾强调,该栋建筑的特色,不是只单单交给厂商与建筑业,而是大家一起设计,在整个建造过程中,充分的合作,这是非常难得合作出来的结果。

逢甲大学董事长高承恕透露,共善楼每根柱子高度,都不一样,施工上的难度相当高,无论材料、施工品质,及劳动者(施作者)的专业水平,都要能够搭配,才盖得起来。

高承恕说,一般建筑案来说,逢甲大学是业主,委托建筑师,及发包的营造厂与结构技师,但共善楼的兴建过程,经很长时间的互动,与多方合作的完美结果。

高承恕强调,共善楼建筑特点,没有校长室与董事长室,但这栋建筑是给学生用,希望进到逢甲的每位学生,都能够有好的学习环境;而怎样的环境好呢?隈研吾设计理念,表现出人跟人是很友善,在共善楼空间有友善的互动。

座落于台中市水湳经贸园区,投资逾50亿元的逢甲大学「共善楼」,16日举办启用典礼,为逢甲大学创校以来最大规模的建设案,邻近中央公园与台中国际会展中心,未来将成为连结教育、社区与产业的核心场域。

台中市长卢秀燕、副市长黄国荣,亲自出席典礼,并肯定逢甲大学在创新教育、产学合作及低碳永续领域的卓越贡献。共善楼採用「负建筑」理念,以低楼层、环境融合的设计打造台湾首座真正与自然共生的校园建筑,也成为水湳经贸园区一大亮点建筑。

共善楼内部规划兼具智慧学习与艺术文化功能,包括搭载全球连线系统的大讲堂、三面环绕高规格吸音设备的演艺厅,以及21间多媒体互动教室,可提供学生更具创新与国际视野的学习环境。

#相互 #互动 #共善 #逢甲大学 #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