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海人看天吃饭!澎湖有一渔船18日晚一举捕获1200多尾土魠,虽然年后价格已不如年前,但19日清晨在马公第三渔港卸货拍卖的批发价还是有300余万元,让陈姓船长眉开眼笑。
捕获这1200多尾土魠的渔船是望安乡将军籍再胜兴号,此次鱼体体型也以5-6公斤居多。虽然年后土魠因抱卵油脂下降,价格与需求都不如年前,且个体偏小,但毕竟还是名列澎湖三金之「白金」,虽无年前那种高檔价格,但300余万元入袋,也算是发了一笔小财。
每年11月开始到3、4月期间,土魠鱼沿着洋流抵达澎湖海域觅食,是澎湖渔民冬季最主要的渔获之一。尤其冬至到过年这期间,因天气冷更肥美,体型会接近椭圆形,是品嚐最佳时机,也是最受欢迎的「年节鱼」之一。
土魠鱼泛指鲭科马鲛属的海鱼,又称「马鲛鱼」、「马加鱼」、「鰆鱼」。其中澎湖的土魠鱼,学名康氏马加鰆,又称康氏马鲛,为鲭科马加鰆属的鱼类。分布于印度洋北部沿岸、红海、东至澳大利亚、北至日本、朝鲜以及南海、台湾海峡、东海南部等海域,属于近海暖水性中上层鱼类。根据111年渔业统计年报显示,澎湖县的康氏马加鰆产量最多,占全臺湾总产量的三成。
不过,土魠鱼抱卵,体型就会偏瘦油脂减少,影响到价格滑落,甚至出现价格对半砍。加上市场需求量减少,价格几乎腰斩,有摊商就指出,「土魠鱼在年前是金,年后是土」,价格落差大。
捕捞土魠鱼主要以流刺网(俗称:浮网)及延绳钓(俗称:放滚)二种。而放滚的土魠鱼都常鱼体无损卖相佳,也比较新鲜相对的价格较高;至于浮网的土魠,通常会因收网时程耽误而稍失去其鲜度,另一点鱼身易有套网造成的的伤痕,卖相差了一些。
价格最高时,通常以鱼只公斤数为百元单位再加百元价格为常价,像7公斤的土魠每公斤卖上800元。而土魠鱼的肉质具有「随着鲜度下降会渐渐变软」的特性,因此鱼身的软硬度,常成买家挑选时轻触鱼背或鱼腹,来确认新鲜度的参考。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