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接案将在26日闯关环评大会,却仅开放20位中籤的民眾进场发言,引起争议。多个环团24日在环境部门口举办记者会,并批评环境部启动环评总体检的同时,却首开恶例藉抽籤方式限缩公民参与,使环评大会变成「过水环评」,呼吁四接案退回专案小组,并针对替代方案、安全等5大议题分批开会厘清。

台湾蛮野心足生态协会专职律师蔡雅滢表示,环境部会议空间可容纳逾20位民眾参与,四接案的初审会议,就有近60位民眾入场发言,然到关键的大会审查,环境部却大幅缩水环评参与权,恐导致民眾疲于动员提高中籤率。若中籤者多偏向同一立场,将产生公平性疑虑外,也无法呈现多元意见,民眾愿意花时间、精力参与环评会议达意见,政府应珍惜而非打压。

守护外木山行动小组召集人王醒之表示,环境部进行环评总体检的同时,却搭建「环评防火墙」,首开恶例用「抽籤」压缩公民参与空间,让环评大会变成「缩水环评」、「过水环评」,形同预告环评总体检及环评法修法方向,将更服务于经济部的意志,往开发主义靠拢。

他强调,环境部为配合台电,刻意将港务营运、操船安全、海洋生态议题讨论挤在同一天,环委仅被动听取列席人员意见,也没有实质审查就直接送交大会,若环境部想避免疲劳审查,应让四接案退回专案小组,并针对替代方案、安全议题、港埠营运、海洋生态、景观衝击等5大议题,分批开会厘清。

环境权保障基金会指出,环境部以抽籤方式决定发言者,已违反奥尔胡斯公约关于资讯近用、公眾参与决策的规范;环境法律人协会秘书长郭鸿仪则表示,现在正值环境影响总体检阶段,如何让多元意见纳入环评审查程序,更是处理争议案件的重中之重,希望环境部能思考该如何让不同的立场有公平发言的意见。

#四接 #环境部 #环评 #抽籤 #防火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