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闻27日报导,大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机关报《中国组织人事报》刊发「川组轩」署名文章,分析《哪咤之魔童闹海》为何诞生在四川,强调「不唯学歷、不唯职称,有才之人在四川从不缺乏成长舞台」。

「川组轩」文章认为,现象级作品诞生背后,是十年磨剑的蜀地匠心,是无数努力汇聚而成的璀璨光芒,是四川「人才强省」战略十年耕耘的厚积薄发——从「天府峨眉计画」「天府青城计画」为构筑人才高地搭建云梯,到「技能川军」工程培育创新沃土,数百万创客正以蜀绣般的匠人精神,在数位时代编织着新时代文化图腾。这正是四川培养创新、开放、包容、共用人才发展生态的必然结果。

该文还提及,在《哪咤2》创作团队中,许多成员并非传统意义上高学歷人才,但他们凭藉出色创新能力,依旧在四川获得认可和支持;攀枝花技师学院学生胡泽宏、曾正超等一大批职校生,亦能在世界技能大赛上摘金夺银。

「不唯学歷、不唯职称,有才之人在四川从不缺乏成长的舞台。」文章指出,四川发布的《四川省人才分类目录》,以「凸出实绩和贡献」为核心导向,无论是科技创新、产业发展,还是文化传承、社会服务,只要在各领域取得凸出成绩,都能被纳入人才目录,享受相应的政策支持。这无疑为各类人才提供了更加公平、开放的发展机会。

同时,根据人才专业领域、贡献程度和发展潜力,将人才分为多个类别,并针对不同类别的人才制定差异化支持政策。这种分类施策方式,不仅提高政策精准性,也更好地满足了各类人才的发展需求。

文章最后强调,近年来,四川省深入实施「四化同步、城乡融合、五区共兴」发展战略,加快构建以「1+3+N」作为主要功能布局的全省人才发展雁阵格局,推动区域人才协同发展。从「成德眉资」同城化到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区域人才协同,以点促面带动全域人才共用共育。「引进一个人才、带动一个团队、培育一个产业。」以产业带动人才,以人才反哺产业,这是四川的人才共用逻辑。

#哪咤 #四川 #学歷 #人才 #大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