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设计出以核废料为能源的电池,虽然发电量不大,但是仍然为核废料的再利用,找到新的途径。

有趣的工程(Interesting Engineering)报导,核能是一种可靠的能源。然而,核燃料反应之后,会生成一些持续放射伽马射线的同位素,比如碘131(半衰期8天)、铯137(半衰期30年)、锶-90(半衰期30年)。

半衰期短的物质,辐射强度会快速消退,比如碘131每8天的辐射量就减少一半,所以比较棘手的是那种半衰期数十年到数百年的核种,它们的能量效果并不高,但是又比环境上的自然背景辐射高出许多,因此在传统上难以安全再利用。

科学家设计「核废料电池」的原理,能量来源就是 铯137、钴60这样的具有散发放射线的物质,放射线照射到闪烁体会发光,这个光线会被光伏电池转换成电力。(图/俄亥俄州立大学)
科学家设计「核废料电池」的原理,能量来源就是 铯137、钴60这样的具有散发放射线的物质,放射线照射到闪烁体会发光,这个光线会被光伏电池转换成电力。(图/俄亥俄州立大学)

不过,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的研究小组,仍然积极研发核废料电池,其关键技术在利用闪烁体(scintillator),这是具有萤光特性的物质总称,它们暴露于辐射时会吸收能量并且发光。然后,这些光再驱动太阳能电池,形成电力。

这项发明利用了好几个早已成熟的科技,先利用核废料料产生的环境伽马射线,再利用闪烁体的特性发光,第三步是太阳能电池来光照发电,相当巧妙。

研究团队设计的电池是4立方公分的立方体,包覆了两种常见的放射性同位素:铯-137,以及辐射治疗常用的钴-60,来测试原型。

结果表明,使用铯-137 可产生 288 奈瓦(Nw,十亿分之一瓦)电力,使用钴-60 可产生1.5 微瓦(μW,百万分之一瓦)电力,虽然都很微弱,但是足够为小型感测器供电。

这项研究的主要作者雷蒙‧曹( Raymond Cao)说:「我们正在收集一些被视为废物的东西,并试图将其变成宝藏。」

「它的概念非常有前途,虽然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但我相信在未来,这种方法将在能源生产和感测器行业中占据重要的地位。」

曹博士说: 「儘管大多数家庭和电子设备的功率,需要千瓦单位的电力,但我们的设计表明,只要有合适的能量(在该实验中是核废料),此类设备就可以成为电力来源。」

此外,该电池的设计,特别适合在高辐射的环境,例如核废料储存设施、深海探索甚至太空任务。

研究人员强调说: 「幸运的是,儘管这项研究中使用的伽马射线的穿透力,比普通X光机、CT扫描强一百倍,但电池本身并不含有放射性物质,这意味着它仍然可以安全触摸。」

文章来源:US breakthrough nuclear battery generates electricity from atomic waste products

#核废料 #电池 #铯137 #碘131 #钴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