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市小港区桂江街一处大楼建案,邻房一栋4层楼透天厝屋主指控,因工程造成住家毁损倾斜却求助无门,建商表示已协请技师公会做2次鑑定都显示结构无安全疑虑,已针对包含墙面破损等项目,提供鑑定修復费用近2倍金额做赔偿,仍不被屋主接受。高雄市工务局表示,持续协助争议调处中,若不成就只能循法律途径解决。

据了解,该建案为地上15层、地下3层住宅大楼,完工后预计可住进95户,目前结构体已完工,正进行内外部细部装修,隔壁的4层楼透天邻宅屋主于网路社团中发文指控,建案盖到约9楼时,发现房屋出现倾斜,墙面、地砖部分破损,因此向建商要求赔偿。

该户屋主上脸书发文指控,指房屋受损求助无门,因大楼建案施工不当,导致房屋出现1/180的倾斜率,屋内多处墙面、地砖都有出现破损,但建商对邻损都漠视,从不主动联络受灾户谈修护或赔偿,嘆「小虾米无法对抗大鲸鱼」。

建商回应,该大楼施工过程,全程均有协请土木、结构、大地等技师公会监测,显示施工过程报告均属正常,施工前也有至周边邻宅进行房屋现况鑑定,不过工程进行到9楼时,接获邻宅有损邻状况,因此协请土木技师公会前往评估。

根据评估结果,显示房屋结构安全无虑,建商针对屋内破损部分提出赔偿,并未被屋主接受,建商释出诚意找第三方单位进行二次鑑定,结果显示房屋有1/180的倾斜率,加上大小破损,经鑑估出的「非结构性补偿」金额为66万,建商提出超过2倍赔偿金达130万,仍不被屋主接受。

工务局表示,该起争议目前正进行争议调处中,依照行政程序若双方未和解,将要求建商或承造人依法提存鑑定结果之非结构补偿金的1.2倍,损邻户如对提存金额不满,亦可循私法途径进行求偿。

有业界人士指出,建案损邻争议层出不穷,若有在建设前进行房屋现况鑑定下,若出现损邻争议,一般仅需进行一次鑑定就可以确认损毁状况做求偿,该案进行2次已可显示建商诚意,若对赔偿仍不满意恐剩民事诉讼一途。

#损邻 #建案 #高雄 #小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