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丹泥火山喷发的奇景,常吸引不少民眾前往观看,屏东县政府评估是否规画设立「万丹泥火山地质公园」,结果因万丹泥火山不定时、不特定地点喷发,景观与生态保育和其他现有地质公园不同,且周边土地多为私有土地,评估后认为现阶段划设地质公园的实质效果不大。
屏东县政府交通旅游处表示,万丹泥火山地质公园可行性评估,主要是以屏东万丹鲤鱼山泥火山为标的,了解未来设立万丹泥火山地质公园的潜力,并评估未来观光发展可能性。
交旅处表示,万丹乡泥火山为一自然景观,每年喷发一至两次,但喷发时间与地点没有规律,难以预测,根据文献,鲤鱼山上的泥火山第一次是在1722年(康熙61年)喷发,第二次则是1723年(雍正元年),往后直至1892年(光绪18 年)。从1988年开始,几乎每年都至少有一次喷浆纪录,主要喷发区在万丹乡湾内段1291地号土地,喷发地点旁盖有一座无极真宗皇源圣殿,也因为泥火山成为旅游新地标。
交旅处指出,若将歷史资料中喷发纪录土地权属分析,范围内土地大多为私有土地,特别是未来可能作为地质公园核心区均为私有地,未来画设或指定将必须考虑所有权人意愿,需克服的问题也会增加。
交旅处表示,与其他地质公园相比,万丹泥火山设置地质公园的条件较为特殊,因为其他地质公园的地质地形景观属于固定式,在特地范围即可观赏到特定地质地形景观,例如新北市野柳地质公园,造访的游客即可看到单面山、砂岩海蚀地景,或同样为泥火山的乌山顶泥火山、滚水坪泥火山、燕巢新养女湖等,均有特定地质地形景观。
交旅处说明,万丹泥火山是间歇出现的泥火山喷发地质景观,一般状况下无法观察到泥火山地景,只有在喷发的数小时或数天之内才可以看到地下高压气体将泥浆猛烈挤出地表的壮观景象,过几天随即消失,只留下污泥,与其他现有地质公园定点喷发的特性不同。
从生态保育的观点而言,交旅处表示,万丹泥火山无特殊生态或物种相关纪录,因此无生态保育的标的,也无划设的保留区的必要性。此外「环境整备」繁杂,周边地区除农地外,土地使用的现况多样,环境景观现状不利于发展观光旅游或休閒游憩产业,最终评估结果,万丹泥火山现阶段划设地质公园的实质效果不大。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