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学测选考6科的考生比例高达42.89%,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全教总今天指出,许多大学在「招生自主」的名义下,扩大採计考科范围,使学生不得不选考更多科目,以提升志愿选填的弹性,与108课纲推动时强调「适性扬才」背道而驰,呼吁教育部正视招生乱象,检视各大学招生科目参採规范,避免考试范围无限制扩张。
根据114学年度学测统计数据,今年选考6科的考生比例高达42.89%,较113学年度的40.74%、112学年度的39.79%,以及111学年度的33.2%为高,呈现逐年上升情况。从近年来学生报考的平均考科数目来看,111学年度为 4.91科、112学年度 5.01 科、113学年度增加至5.02科,今年更进一步增加至5.05科。
全教总指出,趋势显示,学生因大学招生科目参採标准混乱,不得不应考更多科目,适性学习的理念形同虚设。例如,部分原属第一类组的校系,如商学院,竟将参採科目数学 B 改为数学 A,而部分自然组校系,如台大医学系,则要求採计社会科成绩,使得原有的考科分类安排失去意义。
全教总表示,108 课纲设计数学 A、B 及社会、自然科的分类,原意是让学生选择最适合自身能力与兴趣的科目,但大学以「鑑别度」为由,任意混採不同类群的考科做为参採标准,迫使学生在这些考科之间无法选择,而不得已只好均报考,以免丧失录取机会。
全教总认为,教育部应立即检讨大学招生标准,确保各校系参採考科符合 108 课纲精神,避免学生因招生乱象而承受过度压力。大学校系如有跨组参採(社会组、自然组科目都包含)应该在学测参採科目上限数下降,由原来的5选4下降为5选3。否则,大学考量扩大招生来源数量,却因而混乱高中三年学习,学生适性探索、多元选修、自主学习等空间将受到严重的压缩。
全教总建议,教育部与大学招生委员会联合会应召开专案会议,检视各大学招生科目参採规范,避免考试范围无限制扩张。适性学习不应只是口号,政府与大学应共同负起责任,确保学生能根据自身兴趣与能力选择发展方向,而非被迫迎合不合理的招生标准。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