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观察者网报导,「中国是制造业强国——川普的关税能改变这一局面吗?」英国广播公司(BBC)在3月5日发表的文章中分析指出,中国长期以来一直是世界工厂,而川普政府的关税试图直接打击中国这一制造业巨头的核心。然而分析人士认为,中国工厂能够以低成本大量生产高端技术产品,儘管关税确实会造成不利影响,但无法轻易撼动中国制造业的超级大国地位,因为在世界其他地区很难找到中国产品的替代品。尤其是近年来中国向先进制造业迈出的步伐,将继续巩固自身重要地位并领先于竞争对手。
文章提到,中国制造业是一个由工厂、生产线和供应链构成的庞大网路,生产并运送着从快时尚产品、玩具到太阳能电池板和电动汽车等几乎所有的东西。眼下,重返白宫的川普短短数月内对中国实施了第二轮关税措施,累计加徵关税税率达到了20%。
根据川普政府的谋算,提高进口商品的价格旨在鼓励消费者转而购买更便宜的国内产品,从而有助于推动美国经济增长,还能保护就业和增加税收。然而从川普第一任期实施的关税措施来看,加税的成本最终转移到了美国消费者的身上。
法国外贸银行亚太区首席经济学家艾丽西亚·加西亚-埃雷罗表示,关税虽然会对中国出口造成不利影响,中国需要进一步刺激国内需求,但关税无法轻易动摇中国制造业的主导地位。
「中国不仅是大出口国,在某些产品上比如太阳能电池板,中国有时是唯一的出口国。如果你想要太阳能电池板,你只能去找中国。」加西亚-埃雷罗说。
BBC称,早在川普当选总统之前,中国就已经开始提升制造业技术水平,从生产服装和鞋子转向机器人和人工智慧等先进技术领域,这给了中国应对关税壁垒时的「先发优势」,更别说中国相当庞大的生产规模了。
渣打银行大中华及北亚首席经济学家丁爽表示,中国工厂能够以低成本大量生产高端技术产品。「真的很难找到替代品……中国作为市场领导者的地位很难被撼动,我认为这不会影响中国作为制造业强国的地位。」
面对川普的关税,中国迅速发起了一系列反制措施。在此之前,中国花费了数年时间来适应川普第一任期内的关税措施。例如,一些中国制造商已经将工厂转移到国外。而且供应链更多地依赖越南和墨西哥,通过从那里出口来绕过关税。
除关税外,美国政府还试图通过限制晶片出口,扼杀中国科技产业发展。
但BBC指出,这些限制一直是两国之间的一个主要症结,但它们也激发了中国投资本土技术、摆脱对西方依赖的决心,这就是为什么当中国人工智慧企业「深度求索」DeepSeek发布了一款能与OpenAI的ChatGPT相媲美的人工智慧模型时,硅谷和华盛顿会如此震惊且感到不安。
而中国在先进技术制造业方面取得的任何进展,也将促进高附加值产品的出口。
至于中国是如何成为制造业超级大国的,BBC援引分析人士的话说,这离不开国家的支持、无与伦比的供应链和劳动力成本优势。
英国《经济学人》智库分析师李子谦(Chim Lee)认为:「全球化,以及中国有利于商业的政策和市场潜力,共同助力吸引了最初的一波外国投资者。」
在那之后,中国政府加大了投入,大力投资建设庞大的公路和港口网路,以便进口原材料并将中国制造的商品运往世界各地。人民币与美元之间稳定的匯率也起到了推动作用。
分析师表示,中国近年来发力先进技术领域,确保了继续巩固自身重要地位并领先于竞争对手。
文章认为,作为制造业强国,中国已经拥有了庞大的经济影响力。但随着川普的关税颠覆了美国与世界的关系,这也为中国带来了一个政治机遇。
穆迪经济学家哈里·墨菲-克鲁斯说:「中国有机会将自己定位为自由贸易的倡导者和全球稳定的力量,这扇大门已经打开了一条缝。」
面对川普的关税壁垒,分析师称,中国必须拓展美国以外的市场,如今中国与欧洲、东南亚和拉丁美洲的贸易一直在增长。儘管如此,中美很难摆脱对彼此的依赖。
值得一提的是,全球最大对衝基金桥水基金创始人达利欧上月接受採访时曾感慨。「在我们有生之年,美国将无法在制造业领域同中国竞争」。
他表示,中国会以非常低廉的成本来生产产品。「中国的制造业产量约占世界的33%,这比美国、欧洲和日本的总和还要多。他们的生产效率高,成本低,还会把晶片应用到制造业里。就晶片应用而言,他们在机器人技术等晶片应用领域领先更多。」
「人工智慧和机器人技术相结合,能让制造业重回美国吗?我们在这两个领域都落后了。没错,远远落后。所以,我想说我们在这些方面不会有竞争优势。」他说。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