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博大精深,一个单字可能有多种意思,一名网友上网分享,自己被外国学生提问中文的「盐巴」,为何多了一个「巴」字,让他顿时难以解释,问题引起眾人讨论,不少人认为巴没有意义,但教育部辞典早有解答。

一名网友近日在PTT发文表示,最近在教外国学生中文,突然被问到「盐巴」为什么有个「巴」字,顿时令他语塞「还真的回答不出来」,也好奇中文里是否有类似的字词。

贴文引起热议,不少人各自解读,「不确定是盐还是糖还是味精,『盐...吧?』,演变叫盐巴」、「应该是语尾,像尾巴嘴巴」、「跟石头木头一样,头没有意思」、「巴据说是闽南语的语助词用法」、「应该是语尾,像尾巴、嘴巴,盐巴就是盐」。

根据教育部国语辞典简编本解释「巴」字的不同用法,可形容因乾燥、溼稠凝结成块的东西,例「盐巴」、「泥巴」;当词缀时则指附属在物体下面或后面的东西,例「尾巴」、「嘴巴」;还有用来计算大气压力单位的量词,「一巴」、「毫巴」。

#盐巴 #辞典 #教育部 #解答 #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