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江西省博物馆内展出的素面三足青铜甗,被认为是几千年前的「蒸锅」,用来蒸煮食物。(中新社)
正在江西省博物馆内展出的素面三足青铜甗,被认为是几千年前的「蒸锅」,用来蒸煮食物。(中新社)

3000多年前在大陆南方地区的寒冷冬日,先民们如何喝上一口温热的保温酒?正在江西省博物馆展出的考古文化展「虎踞江南——新干大墓与青铜王国」展览中,其中一件商代青铜酒器或许可以给出答案。

曾参与江西新干大洋洲商墓考古发掘的江西省博物馆首席专家徐长青说,这件兽面纹提梁方腹青铜卣的青铜酒器不仅巧夺天工,更有满满「科技感」。他逐一说明设计,盖纽做成蟠蛇衔圆环,提梁做成长身兽首形,同时盖和提梁可以活动便于开合与提取。尤其更内有乾坤,有机关可控制酒的温度,类似于现代的保温杯。

「方卣的腹部中央,铸造成方槽,形成十字形管道,可以放置炭火或浸入沸水调节酒的温度。」徐长青表示,这件青铜卣器体採用浑铸技术,但盖、提梁、环钮则採用分铸法,分别铸造,然后逐一铸接成型,铸造工艺十分讲究。

据中新社报导,展览中还有一件数千年前作为「蒸锅」的素面三足青铜甗。器物上半部分为甑,下半部分为鬲,共同组成「甗」。甑与鬲连体,连接处内收,可置箅。与现代蒸制食物时在下方放置纱布时一样,古代先民也用箅将食物与锅底隔开。

「这件器物使用时在足部生火,鬲内装水,以蒸汽蒸煮食物,实现功能类似于现在的蒸锅,但在三千余年前,这件器物可能更多是用于礼仪与祭祀。」江西省博物馆藏品保管部副主任陈书迁说明,这件器物出土时底部有很厚的烟炱,或说明下葬时用这件器物蒸或煮过东西。

#青铜 #这件 #提梁 #器物 #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