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智库战略暨国际研究中心(CSIS)警告,中国造船业75%的产品销往其盟友和合作伙伴,包括日本、韩国、新加坡和台湾,这些国家或企业向大陆造船厂下订单,等同间接资助了解放军。事实上,大陆造船业在三大指标上已连续15年位居全球首位,地位稳固,也引起了美国的警惕。
CSIS特别点名台湾长荣海运有15%的现有船只来自大陆造船厂,但此比例相较于其他大型航运公司低很多。
国际航运界研究机构(Alphaliner)统计,目前全球10大货柜船公司中有32%的船只由大陆建造。全球前三大航商中,地中海航运27.3%的船只(220 艘)、马士基29.5% 的船只(近200艘)和达飞海运43.8%的船只(274 艘)均由大陆制造。
中远海运排名全球第四,拥有306艘陆制船只,占其船队的61%;以星航运拥有124 艘船,其中53艘(约43%)是大陆制造。
大陆造船业持续主导全球市场,其中造船完工量占比55.7%、新接订单量占比 74.1%、手持订单量占比 63.1%,连续15年维持世界第一地位。
央视报导,大陆造船业领先全球不仅在于缩短建造时间,更在于质量提升。今年,中国船舶沪东中华计画完工交付13艘大型液化天然气(LNG)船。若以过去的生产条件和技术,建造一艘此类船只需时20多个月,交付13艘至少需要花3至4年时间。
沪东中华生产管理部副部长曹逸飞表示,积极推动模组化制作可缩短LNG船工期2至3个月,13艘船即可减少26至39个月,有信心今年完成建造任务。
日本经济新闻分析,大陆造船的优势来自于压低成本。大陆造船工人的人工成本不到整体成本的2成,较日韩同业低于5成。此外,大量使用的钢铁採购价格也较低,因此陆企能以成本竞争力吸引海运公司下订单。
荷兰金融公司ING预测,未来几年造船业将持续蓬勃发展。儘管大陆目前的造船产能不足,但在产业景气的背景下,大陆企业可能会扩大产能,并有望争取到更多船舶订单。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