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七巨头在连续大涨两年后,现在却带领着美股主要指数一路下挫。在七巨头中,辉达、特斯拉、Alphabet、亚马逊、Meta和微软这六檔的表现都已落后标普500指数约1%。本季只剩下两周就结束,科技七巨头相对于标普500指数,恐将创下自2022年第四季以来最差的表现。
周二Meta下跌3.73%,收在582.36美元,过去1个月来的惨淡表现使其今年来股价转跌约0.5%,成为七巨头中最后一檔中箭落马、今年做白工的重磅科技股。
上周,高盛首席美国股票策略师David Kostin将标普500指数到今年底的预测从6,500点下修至6,200点,并在报告中将「科技七雄」变成「科技七寇」(Maleficent Seven)视为标普500指数今年以来陷入挣扎的原因。
Kostin表示,今年截至3月11日,标普500指数下跌,有一半以上都是七巨头的「贡献」,这与2024年形成鲜明对比,当时市场一半以上的涨幅来自同样这七檔股票。
投资人担心经济成长放缓和川普关税可能造成衝击,给市场带来压力。此外,投资人也开始质疑大型科技公司不断膨胀的AI支出,以及最终这些投资能否在未来转化为获利。中国新创公司DeepSeek宣称以极低的成本开发出极具竞争力的AI模型,加剧了投资人的疑虑,并导致辉达等热门AI一度大幅拉回。
标普500指数的问题在于,如果七巨头下跌力道超过其他493檔股票,那么这七檔股票巨大的市值权重将导致该指数其他成分股也随之走跌。科技七雄目前合计占标普500指数市值约30%,与在2024年的占比高峰(约35%)相差不远。
过去一个月来,等权重标普500指数的表现较市值加权型标普500指数高出4个百分点,反映在最近这波抛售中,这些巨型股首当其衝。换句话说,科技七雄的走势,也成为股市能否反弹的关键。
花旗美国股票策略师Scott Chronert表示,要市场开始反弹,就需要广泛的题材,但也需要七巨头做出贡献。这帮在过去几年来引领标普500指数成分股获利成长的科技巨头,其「结构性成长因素」仍然完好无损。
BMO Capital Markets首席投资策略师Brian Belski也呼应Chronert对七巨头的看法,「也许这些科技股是有点衝过头,但到头来,这些都是决定美股成长轨迹的怪兽级公司,它们不会消失」。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