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研究发现,马拉松选手在比赛后大脑中的「髓鞘」(myelin)含量会短暂下降,这种物质可能被大脑作为能量来源使用,这项研究由西班牙巴斯克大学神经科学家马图特(Carlos Matute)主持,目前已经发表于《自然代谢》(Nature Metabolism)期刊。
髓鞘作为能量来源
国际权威期刊《自然》(Nature)报导,髓鞘是包覆神经细胞的脂质层,占中枢神经系统重量的约40%,主要负责保护神经讯号的传递,马图特指出,髓鞘作为能量来源的概念并非全新,但此前没有人研究过这是否适用于长跑跑者。
研究团队针对10名马拉松选手,8男2女在比赛前后48小时内进行核磁共振(MRI)扫描,结果发现12个脑区的髓鞘含量显着下降,这些区域与运动协调、感官知觉及情绪调节有关,这与长跑时的身体需求相符。
不过研究人员强调,这种变化不会影响跑者的认知功能,也无需担心对健康造成负面影响。相反地,这或许有助于训练大脑的代谢机制,促进髓鞘的使用与再生。
短时间内可完全恢復
研究团队在赛后数周至数月内对部分跑者进行追踪扫描,发现两周后髓鞘已部分恢復,两个月内则完全恢復。
马图特推测,这种短暂的髓鞘减少对于体能较差的跑者影响可能更大,而对于超马选手、跑超过42公里者,影响可能较小或更快恢復。
有助于神经疾病研究
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的神经科学家纳维(Klaus-Armin Nave)表示,该研究证实了髓鞘可作为大脑能量缓衝,而且可以完全恢復,这点尤为重要。他过去的动物研究也显示髓鞘可能在能量代谢中发挥作用,但当时未能测量其恢復情况。
由于多发性硬化症(multiple sclerosis)等神经疾病会导致髓鞘受损,马图特希望进一步研究髓鞘的代谢机制,或许能为这类疾病提供新的治疗线索。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