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政府最新宣布的「对等关税」(reciprocal tariffs)措施,对各贸易国产品进口美国的新关税税率,于将自美国时间4月9日零时生效。川普秀出的各国税率清单,是根据美国贸易相关政府部门提供的数据,以简单逻辑设计出的计算公式:对等关税率 = 2024年该国对美贸易逆差金额 ÷ 2024年该国自美进口金额,决定对等关税范围从 0%到99%。

根据此项公式的逻辑,臺湾大学国际企业系名誉教授、臺北商业大学全联讲座教授陈厚铭 3日指出,如果一个国家长期从美国赚取大量贸易顺差,美国却无法获得对等的市场准入,美国就应当对该国出口到美国的商品「施加相应的关税」,以弥补这一不公平的贸易关系。

各国被加徵的对等关税不一,美国贸易代表署(USTR)已在官网上公布其计算公式:https://ustr.gov/issue-areas/reciprocal-tariff-calculations。陈厚铭指出,有两大重点应特别关注,其一 ,贸易逆差国:美国对所有贸易逆差国的未加权平均关税为50%,进口加权平均关税为 45%。因此,川普政府採取「1/2」标准,即对这些贸易逆差国徵收50%的对等关税。

其二,设定了最低关税税率:为防止企业透过第三国转运(transshipment)来规避关税,最低对等关税设定为10%(包括贸易顺差国)。

陈厚铭分析,看似对等关税的计算方式清晰合理,但川普政府推行起来仍面临三大挑战,最大风险是国际上的报復风险:贸易伙伴可能会对美国出口产品施加报復性关税,例如欧盟可能对美国农产品加徵关税,影响农业出口。

他指出,第二是消费者成本上升:提高关税后,部分产品成本将上涨,可能导致消费者物价指数(CPI)上升,影响美国人民的生活成本。第三,企业供应链调整:美国企业已经深度融入全球供应链,短期内适应关税政策变动可能带来生产成本的增加,甚至影响部分企业竞争力。

#对等关税 #关税 #贸易逆差 #川普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