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追踪公司Kpler的最新数据显示,目前还没有来自美国的液化天然气运往中国。根据彭博社匯编的船舶跟踪数据,在川普第一任期挑起的贸易战期间,截至2020年4月,中国大约有400天没有接收从美国海运而来的液化天然气。
报导称,美国和中国分别是全球最大的液化天然气卖家和买家,但地缘政治衝突令双方开始「脱鉤」。
路透估计,美国2024年LNG出口量达到8690万吨,较2023年增长2.8%。中国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LNG进口量达7132万吨。此前为反制美国对华输美产品加徵10%关税,中国自今年2月10日起对原产于美国的部分进口商品加徵关税,包括对液化天然气加徵15%关税。随着美政府又抛出「对等关税」,中方4月4日宣布,对原产于美国的所有进口商品,在现行适用关税税率基础上加徵34%关税。
报导注意到,中国液化天然气买家根据具有约束力的长期合同接收美国运来的货物。过去温和的冬季和充足的库存,意味着中国目前对液化天然气没有迫切需求,这为中国贸易商提供了更多灵活性,可以将美国供应转售给欧洲和亚洲的竞争对手。
这一举动也让欧洲松了一口气,欧洲需要更多液化天然气来补充库存,并替代失去的俄罗斯管道天然气供应。
美媒注意到,美国国务卿卢比欧今年1月宣称,LNG应成为贸易谈判的「筹码」,但中国并未配合,这对试图获得合同以启动新项目的美国天然气商来说是个坏兆头。与此同时,中国政府实现关键能源供应多样化的努力已见成效,「中国推进自力更生阻碍了川普乐见的能源交易。」
彭博社18日透露,中国买家不愿意和美国卖家签订新协议,而是寻求从亚太地区或中东採购液化天然气。就在3月17日,澳洲能源巨头伍德赛德能源发布新闻稿,宣布和中国华润燃气公司签署了一项长期LNG销售协议:自2027年起,伍德赛德将在15年内每年供应约60万吨液化天然气。这是该公司首次以独立公司身份与中国客户签署长期销售协议,也是华润燃气首次签订为期15年的LNG採购合同。
彭博社指出,这是多年来中国和澳洲公司首次签署定期LNG供应协议,这是中澳贸易关系改善的结果。
中国新能源电力投融资联盟秘书长彭澎此前接受《中国能源报》採访时表示,中国天然气的供应管道多元,并不单一依赖于美国。
中国正致力于提高国内天然气的产量,以强化能源安全保障。大陆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5年1-2月份,全国规上工业天然气产量433亿立方米,同比增长3.7%。与此同时,从煤炭到可再生能源,再到从俄罗斯陆路输送的天然气等更为廉价的替代能源,正在削弱中国对海运天然气的需求。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