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产署署长林俊秀表示,数产署发布后量子密码迁移指引,有助于产业获得后量子密码学的保障,预先建构更安全的资安环境,更是资安韧性与国家安全的关键布局。

联盟总召集人李维斌也指出,将以推动台湾产业达成「PQC Ready」为目标,协助产业及早因应量子资安挑战,让后量子密码迁移顺利过渡。

资策会资安所主任萧荣兴说明,网路交易使用的帐号与密码,密码后端有加密机制再传输,若量子电脑问世,传统密码加密机制就会被破解。

萧荣兴指出,迁移指引对台湾产业的必要性包括,一、对接国际趋势。目前美国与欧洲多国都已发布后量子加密迁移指引,因应未来资安挑战,台湾必须同步跟进。二、提升产业意识。他解释,可使企业了解量子电脑对现有加密技术的潜在威胁,使企业重视后量子加密必要性,并加速迁移。三、满足产业需求。制定符合产业需求的标准化流程,提供一套清晰迁移路径与实施步骤,确保迁移过程安全并具可操作性。

对于后量子密码迁移程序,萧荣兴认为,应先建立量子准备计画,而后盘点加密资产清单,并与技术供应商讨论量子标准计画,最后确认供应链量子准备程度。

他也介绍后量子密码迁移相关工具与方法论,像是加密敏捷性风险评估框架(CARAF)、攻击模拟与威胁分析流程(PASTA)。密码扫描自动化工具、莫斯卡量子风险评估架构(MOSCA)、组织迁移,并透过供应商迁移评估表、后量子迁移检核表。

随量子电脑技术迅速发展,全球正加速部署后量子密码转型,包含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所(NIST)及英国国家网路安全中心(NCSC),都预计在 2035 年全面停用传统加密演算法。

因应国际趋势,数产署辅导资安厂商投入后量子密码技术发展并进入产品开发阶段,论坛上并邀请中华资安国际、伊诺瓦科技、全濠科技、振生半导体、勤晁科技、匯智安全、欧生全等七家长期深耕后量子密码技术的厂商,从「公钥基础设施、国防网路、安全晶片、数位签章、网通设备、零信任身分识别」等面向,分享迁移实务与应用经验,协助产业因应量子时代资安风险。

#量子 #密码 #迁移 #资安 #数产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