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统赖清德今(27)出席2025健康台湾全国论坛首度提到,健保施行30年,各种支付制度包括论件计酬、诊断关联群(DRG)、大总额、小总额都在进行,有没有可能要走出最后一步,也就是「由各区自己管理收到的经费」,如此各区包括医学中心、区域医院、地区医院、诊所互相合作,有助促进民眾健康。
赖清德出席2025健康台湾全国论坛并做结语时指出,健康台湾目标要让国人健康、国家更强、让世界拥抱台湾,「我们是有企图心的」,从智慧医疗、干细胞再生医疗等报告看得出来,台湾不仅健康服务要得到国际肯定,也希望智慧医疗、智慧医院成为世界领头羊,生物科技产业成另一座护国神山。
有关健保财务课题,赖清德说,卓揆这次提出的特别预算,其中劳健保补助300亿元;特别预算是用岁计剩余挹注劳健保并非举债;至于碳费收入或其他费用收入是否挹注健保,可以再考虑,但若按法律规定,恐怕要用在减少污染源或减少碳排放,但不管碳费收入有无挹注,政府一定努力让健保财务不至于出现问题。
至于健保永续,他认为,健保体制下的医疗行为不可以改变以人为本精神。他说,台大公卫学院院长郑守夏认为,健保给付应从论件计酬、论量计酬,调整到论价值计酬,他的观念和郑院长不谋而合。而他有个想法曾跟卫福部长邱泰源、卫福部健保署长石崇良分享。
他进一步指出,健保施行30年,各种制度都在里面,包括论件计酬、DRG、大总额、小总额等都在进行。「有没有可能当这些制度到某一种程度,要走出最后一步?」最后一步就是由各区自己管理收到的经费,好比南区收到的总额,就由南区自行负责,不必交由健保署、再让健保署核定,应该要让各区管理。
至于为何这样想,赖清德说,健保署在花莲秀林试办很成功,有没有可能花东、东部区域健保总额就来试办,包括医学中心、区域医院、地区医院、诊所互相合作;若公共卫生、健康促进做得好,民眾就医次数少了,经费还是属于这区,不会保留在健保署,有助推动以人为本的健保医疗服务。
他说,当民眾到处在看病、一间医院看过一间医院,这应该是我们的问题,而不是这个病人的问题,病人也许找不到适合团队;若以全区为概念,医学中心、区域医院、地区医院、诊所共同管理区域收到的健保费用,会去关心病人、帮病人整理计划、解决用药问题;现在一个处方笺平均用药4到5颗,当自己管理时,很多新想法与做法就有机会出现
另谈及台湾全社会防卫韧性,赖清德指出,建立医药韧性是很重要一部分,几十年来全球已有产业链,不只药品,其他很多商品即便在台湾生产制造,原料或设备是来自其他国家;两岸特殊情势,国际社会的确建议台湾要有全社会防卫韧性观点,特别是药物,包括原料、制造到成品应有全盘规划,全社会防卫韧性或健康台湾推动委员会将进一步推动。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